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多家银行净利增速放缓 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逾六成

2014-03-28 11:48  陈莹莹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上市银行本周进入2013年年报密集披露期。目前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仍多维持在两位数以上,但与以往的高增速相比已疲态尽显。27日晚,工行、中信等分别披露2013年年报,这两家银行分别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626.49亿元和391.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11%、26.24%。

分析人士指出,从上市银行披露的2013年业绩看,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等多重因素冲击下,银行业净息差承压,未来商业银行亟需在资金成本、信贷成本率等方面有所准备。与此同时,资产质量恶化继续制约银行业的利润增长,如何防范区域、行业风险,有效处置不良资产成为2014年各家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考验。

净利润增速普遍下滑

中信银行最新披露的2013年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856.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2%;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88.70亿元,比上年增长35.28%。

平安银行此前公布的2013年年报数据显示,该行去年实现净利润152.31亿元,增幅为12.72%,较2012年的30.39%增速下滑一半。浦发银行2013年实现税后净利润409.22亿元,增长19.70%,相比2012年的25.29%也出现下滑。国有大行也普遍出现了净利润增速下滑的情况。工商银行2013的净利润为同比增长10.11%,较2012年的14.53%明显下滑。农行2013年共实现净利润1662.11亿元,同比增长14.5%,但与2012年19%的增速相比下滑明显。不过,中行去年净利同比增长12.35%,逆势提高了0.96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受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经济增速放缓、监管规范增强、同业跨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2013年银行业生息资产规模扩张放缓、净息差收窄、拨备增加,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都出现明显放缓。中信银行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该行净息差为2.60%,较2012年的2.81%下降了21个基点。

不良资产风险仍可控

中信银行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199.6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7.11亿元,上升62.92%;不良贷款率1.03%,比上年末上升0.29个百分点。报告期末,该行拨备覆盖率206.62%,比上年末下降81.63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13%,比上年末提升0.01个百分点。

工行披露的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末,工行不良率不到1%,较上年末微升0.09个百分点至0.94%,拨备保持充足,覆盖率为257.19%。

2013年农行、中行、浦发等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尤其是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风险增大。与国有大行相比,已经披露2013年年报的部分中小股份制银行需要面对的资产质量压力更甚。浦发银行的年报数据显示,该行不良贷款双升,2013年末不良余额约为130.6亿元,环比增加12亿元;年末不良率环比提升0.05个百分点至0.74%;拨备覆盖率下降约30个百分点至319.65%,该行全年核销不良贷款约为29.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中信等银行也在2013年度加大了不良贷款核销力度。平安银行全年共核销及出售不良贷款约40亿元。中信银行2013年核销不良贷款53亿元,是上年的8倍。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27日在中行2014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分析报告会上表示,在房产调控、产能过剩、经济增速整体下行等因素下,银行业不良资产难免有所反弹。“但目前整个行业不良率仍在1%以内,应该还是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与中国经济的整体联系紧密,只要中国经济保持增长,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风险是可控的。” □本报记者 陈莹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