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重温历史强调法中“特殊关系” 欲追赶德国
2014-03-27 08:24 王芳 姚蒙 青木 李勇 张旺 张倍鑫 甄翔魏辉 来源:环球网 责任编辑:林晨 邱淑群 |
分享到:
|
【环球网综合报道】还有人注意到,为了在对华经济交往中赶上德国、英国等竞争对手,一向喜欢把人权挂在嘴边的法国“显著降低了在中国人权问题上的调门”,转而打起“感情牌”,强调法中“特殊关系”:法国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今年是两国建交50周年。 “对中国的幻想激励着法国人,中国常常成为在塞纳河畔的头条新闻。当然,法中之间也有"哼鼻子"的时候,比如葡萄酒反倾销调查。但是法国人在对华外交政策上总是走在欧洲前面,早在1964年,戴高乐将军就认可了共产主义中国。现在这个东方国家已经是核大国,安理会成员,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瑞士《新苏黎世报》26日在称赞法国“外交远见”的同时,也提到一个尴尬现实—法国与中国的经济交往已远落在德国等竞争对手后面,而这也正是法国着急的重要原因。 路透社报道称,法国1964年在西方一片反共浪潮中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国以此作为两国特殊关系的部分原因。尽管如此,法国在贸易方面远远落后于德国,仅占中国进口额的1.2%,而德国占到4.8%。过去1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5%, 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法国仅为1%。随着支持率降至谷底,奥朗德将法国经济复苏与中国强大的经济增长引擎紧密联系起来的努力更加紧迫。《华尔街日报》称,法国目前面临约260亿欧元的对华贸易逆差,占该国整体贸易逆差的40%。眼下法国失业率处于高位,经济已长时间陷入停滞。法国外长法比尤斯25日表示,法国欢迎中国投资,并积极为对法投资提供便利。 “中国领导人已经习惯在欧洲受到热烈欢迎。下一步,欧洲应统一协调对中国及西藏人权问题的原则政策,并在达赖喇嘛下次访问欧洲时会见他。”在中国领导人访法之际,美国保守派媒体《标准周刊》仍在鼓噪所谓人权问题。不过,这种论调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其“不识时务”。 英国《金融时报》25日称,法国竭力提高对华贸易地位,向中国领导人展示辉煌的宫殿、精美的葡萄酒和杰出的企业,以弥补在对华贸易上与德国的差距。为迎头赶上,法国显著降低了在中国人权和其他外交问题上的调门。在吸引中国投资方面,奥朗德的社会党政府还意识到来自英国的竞争,试图利用习近平的来访消除法国高税收、不利于投资的国家形象。一名参与接待的法国官员说:“德国早已领先,英国竭力向中国兜售它在投资方面胜于法国,欧洲三大经济体竞争激烈。” 一名法国资深媒体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次习近平访法,媒体报道重点高度一致,说明法国对中国看法有很大转变,法国需要中国。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有法国评论人士称,习近平此番欧洲行包括荷兰、法国、德国和比利时,但没有英国,这个行程安排可以理解为对英国首相卡梅伦的冷落—2012年5月卡梅伦曾在圣保罗大教堂会见达赖,虽然后来英国努力修补了关系。 “中欧搭建新丝绸之路”,德国新闻电视台26日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欧洲进行长达11天的访问,这是历史性举动。中欧关系目前正处于良好时期,欧洲需要中国的投资。中欧之间频繁贸易交流,开创新的丝绸之路。德国前驻华大使施明贤在德国《每日镜报》上撰文称,欧洲对中国的态度常徘徊在恐惧和惊叹之间。实际上,欧洲不用对中国梦感到忧虑,更无须恐惧。欧洲应企盼一个强大的中国作为21世纪的新大国积极为全球性挑战做出贡献,欧洲应在这一进程中与中国一起前行。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26日对《环球时报》说,随着中国崛起,欧洲对中国越来越看重。特别是欧债危机后,中欧都意识到双方合作的战略重要性。中欧战略上没有明显冲突,没有历史、地缘政治纠葛。双方在经济合作、构建国际新秩序等方面能够合作的地方很多。中国新领导层现在展开积极有为的外交,而欧盟三驾马车将陆续更换,是承上启下的时刻。双边都想抓住机会,重新整理,重新适应,重新出发。【环球时报驻法国、德国、美国特派特约记者王芳 姚蒙 青木 李勇环球时报记者 张旺 张倍鑫 甄翔魏辉】 |
相关阅读:
- [ 03-26]习近平参观里昂中法大学旧址 展望中法友谊未来
- [ 03-26]习近平参观梅里埃生物科研中心 望中法加强卫生合作
- [ 03-26]习近平抵达里昂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 [ 03-26]习近平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署名文章
- [ 03-26]习近平抵达里昂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 [ 03-26]习近平访法将获“特别”招待
- [ 03-22]驻法大使谈中法关系:可在实现梦想之路上相伴而行
- [ 03-22]中国驻法国大使:习近平访法日程富于特色亮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