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县乡医院人才紧缺就医者少 院长:乡亲们不信我们

2014-03-26 10:40  郑晋鸣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瓶颈:“想要的人不来,来的人不想要”

为什么近年来医患矛盾不断升级?在袁书海看来,这主要是因为医生与患者沟通太少。“举个例子,以前只有400张病床的时候,一个医生只要负责两张病床,现在有700张病床,医生还是这么多,一个医生的工作量就要翻近一倍,医生精力少了,时间紧了,与患者的沟通自然也少了。”袁书海分析道。

翻开盱眙县人民医院的人事资料,记者发现,这几年,该院医生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还有不少人离职。“不少同事觉得做医生压力太大,吃力不讨好,陆续改行了,有的考了公务员,有的当了医药代表。”袁书海说。为了招揽人才,盱眙县人民医院与市卫生局反复协调,最终出台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并到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省内外医学院校参加现场招聘会,引进在职博士1名、硕士11名,医学本科生40名。即使这样,该院目前仍缺少100多名医生。

缺人,盱眙县人民医院绝不是个例。在洪泽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血液科等重要科室最多只有一名医生。“没有人,这些科室就没法运转,老百姓也只能舍近求远,跑到大医院看病。”洪泽县人民医院院长周保祥说。

实际上,不少县医院正面临着两难,“想要的人不来,来的人不想要,一方面是重要科室招不到人才,一方面是不断有关系户挤破头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医院,干些无关痛痒的活儿”。

“大医院待遇好,发展平台好,不要说大学应届毕业生了,就连在县医院工作的医生,也有不少想调到大城市工作。”周保祥坦言。而在乡镇卫生院,想要“得”到个大学生,就更难了。尽管与上级部门争取过,但维桥乡卫生院近年来一个大学生都没有招到,目前,卫生院的11名医生中,最年轻的是37岁,出现了人才断层。

追问:怎么填人才缺口

记者从江苏省教育厅了解到,去年,全省医学本科毕业生超过1万人,硕士、博士毕业生5664人。这些人中,绝大部分都留在了大城市的大医院,只有极少数到县乡医院工作。

如果不能留在大医院,怎么办?“那就做其他工作呗。”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小陈果断地回答。毕业已经两年的她,目前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与自己的专业毫不相干。

“愿不愿意去县乡医院工作?”

“不愿意。”小陈毫不犹豫地说。大城市的机会多,宁可在这里飘着,也不愿意到县里,更不可能到乡镇去。和小陈有同样想法的医学生还有很多很多。据统计,江苏省每年临床医学毕业生有3000人左右,其中有超过30%的学生继续读书深造,还有一部分选择了公务员、医药代表、医疗器材等行业。

“培养一名医学生很不容易,少则5年,多则8年,辛苦培养出来后,却又不当医生,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南京医科大学冷明祥教授很心痛。

怎样才能让医学人才学有所用?对此,不少高校已经开始了探索。南京医科大学在连云港设立了康达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在泰州设立了翰林学院,着力培养医学生。“这至少能吸引一批农村孩子在本地读书、就业,扶持县乡医院发展。”南京医科大学校长陈琪说。

政府部门也进行了有益探索。2011年,江苏省卫生厅下发了《关于对部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进行调整的通知》,要求江苏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22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对口支援50家县(市)级医院。

还有专家表示,要破解县乡医院人才困境,不妨借鉴免费师范生政策和城乡教师流动政策。前者是免去一部分医学生学费,但学生毕业后,必须要回到生源所在地的县乡医院工作至少5年。后者则是通过政策规定,让在大城市大医院工作满一定年限的医生,流动到县乡医院工作,并从县乡医院推荐医生到大医院工作,通过“造峰填谷”帮助县乡医院走出困境。(本报记者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张曙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