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第一夫人外交:中美关系发展的“新元素"

2014-03-25 07:29  邹强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分享到:

第一夫人掀起中国风

米歇尔在中国期间,不仅游览了北京故宫和西安兵马俑等名胜古迹,还兴致勃勃地练习书法和打起乒乓球,着实掀起了一股“中国风”。

其实,米歇尔为此次访华做足了功课。来到中国之前,米歇尔专程造访了华盛顿第一所公立汉语小学“育英学校”,恶补了“你好”、“谢谢”、“再见”等简单汉语。

米歇尔的时装品味一直受到称赞,初抵中国时的一袭“中国红”就引起不少惊叹。为了此次访华,米歇尔专门挑选了纽约著名华裔设计师林健诚的时装作品,以表达对有着悠久文明的中国的敬意,并向13亿中国人民传达友善的信息。

第一夫人幕僚长陈远美是随行的重要成员,她也是一名华裔。米歇尔访问中国的许多细节设计,均出自陈远美之手。

通过白宫网站的博客,米歇尔记录下自己在中国的足迹和感悟,并向美国民众介绍中国文化的万千风情。“我们鼓励年轻人和所有美国民众关注第一夫人的博客,通过她的访问来了解中国。”陈远美在介绍米歇尔的访华行程时说。

米歇尔此次是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头次会面,但美中文化交流早就使两国第一夫人走到了一起。去年12月,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熊猫“宝宝”出生百日之际,彭丽媛和米歇尔都发来热情洋溢的祝贺视频,极大提升了“宝宝”在美国民间的知名度。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给米歇尔留下深刻印象,她在故宫游记中写道:“我们喜欢参观故宫的行程,并希望有更多的时间看到一切。但在这个非同寻常的地方,我们可能永远不会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领会所有的艺术和历史。”

现身说法提升教育交流

“我今天来到这里,是因为我知道未来取决于全世界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之间的联系。”米歇尔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我们认为海外留学项目不只是为学生提供教育机会,也是美国外交政策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副助理本·罗兹强调,米歇尔访华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升两国的教育交流。“第一夫人的个人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信息,她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而且是少数族裔,但她通过努力提高了社会地位,最终成为美国的第一夫人。”

米歇尔于1964年1月17日出生于芝加哥南区,父亲是芝加哥市政府供水部门的普通职员,母亲则是一名家庭妇女。但米歇尔从小就勤奋好学,在公立学校读书期间就是尖子学生,1985年以优等成绩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1988年获得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在律师事务所工作期间,米歇尔还曾是奥巴马的“上司”。

“中国学生中没有多少懒人,他们很多人在国际比赛中名列前茅,米歇尔为何要将教育作为访华的主题呢?”21日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出这样的疑问。

本·罗兹此前表示,关注教育和激励青年是能够在中国“引起共鸣”的话题。陈远美则强调,米歇尔谈论教育是要向美中两国年轻人表明,教育“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个人职业生涯,而且对增强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也至关重要”。

中国在美留学生有20万人,美国在华留学生有2万人,中国是美国人留学的第五大热门目的地。奥巴马2009年访华时曾提出“十万强”计划,以增加美国赴华留学生的数量。但《纽约时报》指出,由于缺少对中国的了解,许多美国学生未能将中国作为留学首选国家。

教育因此成为米歇尔访华的重要话题。米歇尔表示,美国政府支持更多的美国学生到中国学习,并将利用今年美中建交35周年的机会增强双方的教育交流。

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加分

中美开启“第一夫人外交”正值国际格局发生剧烈演变之时,美国舆论因此对米歇尔的访华之旅寄予格外期待,希望能够对中美关系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卡内基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对本报记者表示:“第一夫人外交虽然不能起到消除中美冲突的作用,但有助于降低双方的猜疑,从而增强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在访华第一天,米歇尔受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切会见,美国广播公司评论称,这一“日程之外”的特殊安排,凸显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也表明了中国在奥巴马政府“再平衡”政策中的地位。米歇尔也强调说:“美中两国之间的关系特别重要。这次访问是非常独特的经历,将令我终身难忘。”

“第一夫人外交”对中美还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包道格对本报记者说:“希望通过米歇尔的这次访问,美国能够对中方和地区盟友的重大利益给予足够关切,避免俄罗斯和欧洲在乌克兰危机上的零和游戏(又称零和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在亚洲重演。"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