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 环球要闻 > 正文

克里米亚入俄引发强烈反响

2014-03-19 12:53  曹妍 刘怡然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锦 黄晓夏  
分享到:

新华网莫斯科3月18日电(记者 曹妍 刘怡然)俄罗斯总统普京18日与克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的代表签署条约,允许两者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条约还需经俄议会批准,不过预计所有法律程序将很快完成。

俄罗斯接纳克里米亚引发乌克兰和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响,这些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正急速恶化,但俄罗斯做好了顶住压力的准备。

俄快速启动接纳程序

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以及塞瓦斯托波尔直辖市16日举行全民公投,超过九成投票者赞成加入俄罗斯联邦。

公投结束后,俄罗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启动接纳克里米亚入俄程序。17日,克里米亚议会宣布克里米亚独立并成为主权国家,且申请入俄,俄方随后立即启动相关宪法程序。

目前,仍待履行的法律程序是,俄宪法法院需确认俄罗斯与克里米亚签署的入俄条约合法,随后议会审议通过条约和宪法草案,并最终由总统签署生效。最后,俄宪法有关条款将做出相应修改,以确定新联邦主体并入俄罗斯。

俄宪法法院和议会预计将快速批准条约。俄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此前表示,俄接纳克里米亚的法律程序最快几天内就可全部完成。

分析人士指出,克里米亚历史上曾长期属于俄罗斯,俄接纳克里米亚之举在国内具有很高的民意支持。俄两家官方民调机构日前针对近5万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约91%受访者赞同克里米亚入俄。再者,俄罗斯接纳克里米亚后,可省下用于租借黑海舰队基地每年近亿美元的高额租金,并将其用于发展克里米亚经济。

乌克兰反应强烈

俄罗斯和克里米亚签署入俄条约后,乌克兰方面反应强烈,但也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克制。

乌克兰外交部称,“永远不会承认”克里米亚独立,也绝不会承认“所谓的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协议”。乌方还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措施反对俄罗斯的侵略行为。

乌克兰方面还称,目前克里米亚问题实际上已经从政治阶段转入军事阶段,俄领导层应对乌俄军事冲突升级承担全部责任。

乌克兰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库钦与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18日通了电话。库钦说,根据乌方颁布的有关命令,驻扎在克里米亚的乌克兰军人在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器,以保护自身安全。

但另一方面,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18日发表讲话说,乌方仍然希望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克里米亚问题。

库钦表示,目前乌俄两国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应对克里米亚半岛紧张局势。他建议两国国防部尽快成立相关委员会,共同努力防止冲突进一步升级,避免流血冲突,确保克里米亚局势早日恢复稳定。

观察人士认为,乌克兰虽曾威胁会使用武力捍卫国家主权,但不大可能会付诸行动。乌军队装备老旧、缺乏战斗力,而俄军力量远强于乌方。

俄高等经济学院国际事务系副主任苏兹达利采夫认为,俄乌之间几乎不可能发生直接军事对抗,乌克兰没有作战资源,其武装力量“几乎不存在”。

至于克里米亚入俄是否会给乌东部亲俄城市提供一个样本,观察人士认为,倘若基辅当局能够听取并满足乌东部城市亲俄派的要求,俄罗斯很难以实际控制克里米亚的方式控制乌东部城市。但如果东部城市亲俄民众受到基辅当局镇压或者军事干预,俄军就可能进入乌克兰本土。

俄议会上院此前已经通过允许俄武装力量为保护俄同胞而在乌动武的决议,俄外交部也声称将考虑保护乌平民免受右翼组织武装分子威胁。

美欧挥舞制裁大棒

美国和欧盟近日出台针对俄罗斯的部分制裁措施。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侵犯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负有责任的俄方和乌方官员实施签证禁令和资产冻结。

奥巴马18日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就乌克兰局势通电话。两国领导人认为俄罗斯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法,并警告俄方将会为此付出代价。

分析人士认为,预计未来美欧将出台更多制裁措施,但力度和效果尚有待观察。

在号召对俄制裁时,美国口号喊得最响,但由于美俄贸易依存度不高,如果真想达到使俄罗斯伤筋动骨的效果,需要欧盟大力协助。但欧盟主要国家各有各的心思,如果对俄实施严厉制裁,“自损”的可能更大,因此很难全力配合美国。

欧盟的“气门”掌握在俄罗斯手里——欧盟约有35%天然气依赖于俄罗斯供应。尽管美国试图通过增加液化天然气供应等手段减少欧盟对俄天然气依赖,但该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欧美出台更严厉的制裁措施,按照普京的性格,俄方甚至可能以更严厉的方式报复西方,例如切断对欧天然气供应或者给在俄经商的西方企业设置障碍等。而美国在叙利亚、伊朗、阿富汗等地区热点问题上还需要俄罗斯配合,也未必敢下手太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