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科技 > 正文

今年有望实现的十大前沿技术——“数字保姆”不是梦

2014-03-18 14:06  李月红 来源: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可曾想过:你的身体是一个软件,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如果将自然给予人类的人体机能看做是最基本的1.0系统,那么借助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自我改造,我们的身体正在迈向2.0时代——变得更高、更快、更强。

日前,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14年有望实现的十大前沿技术,包括可穿戴电子设备产品、人体菌群疗法、海水采矿技术、将电力储存在电网上的技术、纳米结构碳合物技术、纳米线锂电池技术、不依赖屏幕的显示技术、针对癌症和传染病的RNA基因介入疗法、自我量化分析预测技术和脑控电脑技术等十项技术。

十大前沿技术,六项关乎“人体工学”。最具现实感且呼之欲出的,要数可穿戴设备技术和自我量化分析预测技术。在经历了2013年的全年发展,这一年它们更多意味着一个“体验动词”——通俗点说,做你的“数字保姆”。

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手机,新时代的“三大件”产品重塑你的人生时间线。作为今年即将大面积进入商业应用领域的科学技术,你的耳机可以检测心率、你的外衣能够追踪你的动作、你的鞋底自动传输可记步数到你的手机里……是的,实现这一切不需要你做出任何改变。这些设备的体积极为小巧,装有很多个传感器和一套反馈系统,并将自身隐藏在强大的功能性外表之下,以便让人们更好地接受。

如果把体验感,向未来放远半年的尺度,以上两项技术的更多“美学技术”正在实验室跃跃欲试。比如屏幕,如果按键代表着屏幕的过去、触摸屏代表着现在,那么屏幕的未来是什么?答案就是无屏幕显示技术。

不过,“无屏幕显示技术”在2014年注定只是一个科普名词。摆脱那些恼人又占用大量空间的物理设备,在空气中就可以实现可视化数据交换,形成一个信息交互环境。这种无屏幕显示技术尚处实验室,但已经被诸如谷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大公司应用到了自己的广告宣传中,不过它最被看好的仍然是人体医学领域:在心脏手术中,外科医生完全可以通过在空中就看到病人的内脏情况,同时不用洗手就可以随意地操作屏幕,开关、查找信息等等。

从《三体》到《阿凡达》,人类的科学想象一次次地献给了意念控制。今年亦不例外,脑控电脑技术再次被寄予“有望实现”的厚望,它依然保持着一个科学叹词的姿态——要是能将人脑与电脑接驳,能让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和计算机的0和1对应,“心有灵犀”这个梦想将看到了曙光!每一年,它一次次地刷新着我们对脑科学的感叹:2012年,浙大科学家实现对猴子“意念”控制机械手指挥动作;2013年,全球首个人-人大脑界面研发成功;今年,又会有怎样的大开眼界等待着我们?

而医学领域的人体菌群疗法、针对癌症和传染病的RNA基因介入疗法,更像是一对儿科技形容词,向人们描绘着人体健康的2.0时代技术。比如对抗生素的滥用,科学家已发现一万多种微生物存在于人体的生态系统中,抗生素疗法正在破坏肠道菌群平衡,由健康肠道菌群组成的新一代疗法正在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将有望改进现代医疗诊治水平。而癌症作为“众病之王”,RNA基因介入疗法长期以来被认为有能力治疗传统药物疗法无法提供帮助的疾病,或许将来有一天,心脏病发作之后,人们的心脏可以完全自愈。

在太阳能、页岩气等新能源尚未形成气候前,这一年科学家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纳米线锂电池技术、将电力储存在电网上的技术、纳米结构碳合物技术和海水采矿技术。就像是一个个科技介词,它们勾连着人类能源史的前世、今生和未来。以一辆新能源汽车为例,纳米线锂电池技术、将电力储存在电网上的技术意味着电池完成一次快速充电就能够循环放电数万次,还比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多释放出30%到40%的电量;纳米结构碳合物技术,则将使汽车的重量缩减10%,且安全系数更高。而将海水淡化后产生的浓缩盐水视为提炼贵金属的一种资源,富含有锂、镁、铀等贵金属以及钠、钙和钾等普通金属元素,则大大拓宽了人类利用资源的海洋视野。

就像我们使用电脑时希望它的功能更强大,而不断地升级系统一样,人类一直盼望自己能够更快、更高、更强。也许以上这些前沿技术最快在五年内普及到我们生活的蛛丝马迹中。丝毫不用怀疑,我们所处的时代,科学技术在全球大范围的飞速发展,引领着一个与现在有着巨大差异的未来,人类为此将变得更加聪明健康。  本报记者 李月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