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客赴港自由行多方博弈 解决“扰民”料双赢
2014-03-14 06:4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
分享到:
|
自由行,一方面创造了香港零售业的荣景,一方面造成了奶粉的断货;一方面拉动香港走出非典的低谷,一方面又抬升了房价物价;一方面令两地来往更方便,一方面又使港人的日常生活陷入拥挤吵闹…… 自由行在向好的声音中走了10年后,问题渐渐浮现,直到香港上演“驱蝗”的闹剧,内地有“大爷花钱养活香港”的狂语,自由行将向何处行?一场多方进场的博弈正进行。 把自由行政治化 本来是访客与居民的恩与怨、香港与内地的同与异,矛盾可以靠两地管理部门的政策引导得以缓解,但是,在香港日益复杂的政治背景下,这一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变调为政治问题。香港有些团体不断提高调门,利用一切摩擦制造“中港骂战”,唱衰回归后的香港,制造香港一切的问题都源于内地的假象。 春节过后,香港闹市尖沙咀,香港“反赤化、反殖民”组织在网上号召100多人上街,举着“驱蝗”、“反赤化、反殖民”的标牌游行,围攻辱骂正在购物的内地游客,这一野蛮之举将有关自由行的搏弈白热化——取消“一签多行”、向内地游客征税、限制内地游客数量等声音渐大;同时,反歧视、反“乱港”、反“忘恩负义”的力量也在凝聚。 前有冲击驻港部队的行动,后有“占领中环”的计划,在这场有关自由行的博弈中,香港反对派又充分展示了借题发挥的政治动机。 事关60万人的饭碗 对于歧视内地游客的提议,香港特首梁振英回应,香港每天有18万居民入境内地,内地不对港人征收入境税,不能期望香港单向收内地游客的税,香港不能抱着单边想法,“未富先骄”。 香港旅游、零售、餐饮等业界人士把自由行的讨论回归本该所属的经济层面,力挺自由行。旅游界立法会议员姚思荣用数字说话:香港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多达23万,连同零售等相关行业,雇员多达60万人,一旦内地旅客人数减少,非但令他们的饭碗受影响,香港每年也可能少收入逾千亿港元。 李嘉诚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新加坡是先天不足,香港则是宠坏了的孩子。香港近来民粹主义升腾,照这样下去,用不了五六年就会面目全非。”他表示,港人不能因为长期生活在比较富裕的情况下而形成自我膨胀的心态,忽视其它地方的潜力和优势只会僵化自己。 香港舆论的主流声音也谴责“驱蝗”,《东方日报》社论称:香港旅游业本已后劲不继,政客仍为了哗众取宠和一己之私而建议征收入境税,动摇香港作为自由港的根基,简直是自毁长城。部分政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企图以“留下买路财”的方式赶客,这是别有用心,唯恐天下不乱。任由这帮政客搞风搞雨,香港永无宁日,自由市场迟早玩完。 香港《大公报》文章认为,香港的“限奶令”已经使部分内地人感到极不舒服,从政治及经济的角度,香港绝对不能再限制自由行,这样做无异于政治上向全体内地同胞宣战,歧视内地同胞,经济上是自断财路。 解决游客“扰民”问题 但事实是,游客的确给香港市民的生活带来困扰。香港地窄人稠,大多居所狭窄,社交休闲都要在外进行。当游客挤满餐厅、公园、购物中心甚至在快餐店过夜,港人心中自然不快;再加上内地孕妇赴港生子,“双非”孩子挤占幼儿园、小学学位等,的确干扰了港人的生活,有港人抱怨因为他们的购买力不如游客,甚至受到本地店员的怠慢。一方面是旅游收入的钱潮,一方面是人潮带来的各种不便,这个矛盾必须面对和解决。 香港需要评估城市发展和游客承载力问题,但立法会议员黄国健强调,这绝不能针对和排斥某群体,可以暂时不新增加自由行城市,对已有的游客想办法疏导分流。也有业界人士认为,游客“扰民”也反映出香港旅游、商业设施跟不上发展步伐,因此,改善配套措施、开发新景区是解困之道。 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近日在出席港区人大代表小组讨论会时,要求港澳办和国家旅游局研究香港接待旅客的市场容量,希望双方达到共赢。对此,《文汇报》发表评论认为,张德江主动过问自由行问题,显示中央关心爱护香港,推动香港旅游业健康发展。《大公报》指出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因为香港特区政府考虑内地游客对香港经济的贡献,不能过河拆桥限制自由行。如果香港接待能力已经不足,此时,由内地调整自由行客流,“也许是一个突破”。 关于自由行的博弈,只要认清挟带政治私利的势力,让问题回归问题本身,香港与内地,都有双赢的智慧与经验! |
相关阅读:
- [ 03-05]日本女团AKB48赴港宣传 穿空姐制服显诱惑(图)
- [ 03-03]韩国男团EXO-M赴港人气高 上千粉丝疯狂追逐(图)
- [ 03-02]港区人大代表:限制而非冻结赴港内地旅客增幅
- [ 02-21]中国游客购买奢侈品多赴港欧美韩
- [ 01-03]赵薇赴港跨年 全力助王菲夺抚养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