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沿海省市争当“桥头堡” 海上丝绸之路缘何受追捧?

2014-03-13 13:59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蓝晓梅 黄晓夏  
分享到:

(中国网事·锐话题·新丝绸之路之二)沿海省市争当“桥头堡”海上丝绸之路缘何受追捧?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郭信峰王攀赖雨晨王晖余)继去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倡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规划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尽管新丝路建设规划尚未出台,各沿海省市已积极行动起来,希望能够在新丝路建设中抢得先机。

“你看,如果我们三沙纳入战略规划,代表着这条海上之路将一路到达曾母暗沙,向南延长了2000多公里。”对于揣着一张三沙市地图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三沙市委书记兼市长肖杰来说,新丝路代表着一个更大的构想,对年轻的三沙市无疑是重大的发展契机。

与海南隔海相望的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更希望突出自己的产业基础优势。全国人大代表、湛江市市长王中丙说,湛江不仅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还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广东对接东盟经贸文化交流的先行区,在建设新丝路中独具优势。

广西作为我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省区,与东盟“一湾连七国”,并拥有以钦州为基地覆盖东盟国家47个港口城市的城市合作网络。“这些优势,使得广西在建设海上丝路中,特别是与东盟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秘书长莫恭明说。

观察人士指出,尽管在国家层面仍然处于构想阶段,作为提升我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一个重要举措,这条古老通路的复兴因其呈现的广阔经济前景而受到沿海港口城市的热捧。

王中丙认为,海上新丝路不仅传承了古代海上丝路和平友好、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而且合作层次更高,覆盖范围更广,参与国家更多,将串起连通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说,我国古时海上丝绸之路有三条,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由南海起航,经马尼拉至非洲各国,即“南海丝绸之路”。历史上的南海丝路,为中国沿海地区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新丝路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串联起来,通过海上互联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机制以及海洋经济合作等途径,未来有望形成一个覆盖数十亿人口的共同市场,最终形成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吴士存说。

一些专家指出,海上丝绸之路途经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强,在交通、金融、能源、通信、农业、旅游等各大领域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潜力巨大。

我国与东盟的贸易前景已经成为其中最诱人的“蛋糕”之一。去年,我国提出力争到2020年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市场人士推算2013-2020年期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将达5.6万亿美元,新增双向投资额有望突破1500亿美元。

对于肖杰来说,纳入新丝路建设将意味着,陆地面积最小、海域面积最大的三沙市能够尽快有更好的机场和码头、有本地注册的企业、产生第一笔关税、与境外的同等级行政区展开国际合作的机会。

不少地方已经初步尝到了沿海“互市”的甜头。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在过去11年中增长了25倍。据广州海关统计,2013年全年,广东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值为1022.1亿美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10.7%。东盟超越欧盟,成为广东第三大贸易伙伴。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彭钊认为,海上丝路的建设将推进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促进包括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制药、海水综合利用、渔业和海洋环保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并有望和周边国家联手开展海洋综合管理。

在彭钊看来,构建中国—东盟海上合作试验区在内的新丝路,必须创新政策支持,开放资本项目下人民币自由兑换,实行与国际接轨的航运管理体制和税收优惠政策,实行“境内关外”的自由贸易港区等政策可期。(记者李金红、张正富、高洁参与采写)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