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用机制创新推进农村改革

2014-03-11 10:45:20 朱昌俊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责任编辑:陈玮 黄晓夏  
分享到:

作者:朱昌俊 媒体评论员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9.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650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粮食产量超过1.2万亿斤,实现“十连增”。这一连串数字所揭示的农村发展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问题,依然是现阶段各项事业的重中之中。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一年关注三农问题,两会报告中仍以较大篇幅锁定农村的改革发展,原因正在于此。

各项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农村改革同样如此。目前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各种与农村领域相关的制度上。换言之,深化农村改革,关键就在于破除那些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机制性障碍,三农问题要得到实质性的改观,也只能靠机制创新,予以突破。

农民增收是农村问题的核心所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一个方面,也是农民增收可以重点挖潜的一个领域。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加快探索和推进土地要素资本产权制度的改革,让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得更高受益;另一方面,现行征地补偿机制的改革要加快步伐,提高土地补偿标准,弥补农民在征地拆迁中的利益损失。

农业现代化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在传统农民的家庭化经营基础之上,要通过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建立现代化的农村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度,真正盘活农村的可利用资源。在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之外,各级财政的支农惠农力度也要继续加强,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安全保障,提供扶持与帮助。正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强调的,不管财力多么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

在一个开发的市场经济社会,解决农村问题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农村。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常态化,怎样为这部分剩余劳动力提供适当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题中之义。这方面,既包括为农村劳动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就业传导机制,又包括加大对这部分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增强农民的适应能力。

城市化过程,同样伴随着农村的问题。如何保护农村生态,如何确保人的城市化,如何填补城乡公共服务与福利的二元鸿沟,都与农村的发展密切关联,甚至也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化的进程。这些方面对于机制性创新的要求更高、需求更迫切,如户籍制度改革,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无障碍转换的衔接与打通等等,都亟待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资源禀赋各异,发展程度不一。发展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但在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阶段,也需要多一点全局思维,多从机制创新上,寻求改革的动力,真正打通农村发展的“任督二脉”。而这些最底线的要求即是,“从实际出发,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坚决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朱昌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