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粮绝对安全”:中国底气从何而来?
2014-03-09 10:47 蔡敏、程迪、刘斐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蔡敏、程迪、刘斐)万亩良田承包大户、江西鄱阳县农民高彩霞今年将把一种超级稻新品的种植面积从100亩扩大到千亩。“按照去年试种的效果,亩产增加150到200公斤,今年再增产是肯定的。”他说。 高彩霞今年初因为给聘用的种植农户发放230多万元年终奖而受到媒体关注。“农民耕作管理得越好,拿的年利润分红就越多。”高彩霞说,今年有农民最多拿了10多万元年终奖,少的也有5万元左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坚定不移采取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政策,中国会适当利用国际市场,但进口量不会大幅增长。 人们不禁好奇,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人口仍呈增长趋势的中国,实现“口粮绝对安全”底气何来?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和决心是中国实现粮食稳增首要因素。 全国两会召开前的地方两会上,“粮食安全”成为各产粮大省的热词。中国主要产粮大省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政治责任重点规划。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中国对粮食生产的信心还得益于科技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其中选种育种水平的提高更是主因。 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年底宣布,全面启动三大粮食高产攻关科技工程,其中高产田2014年将实现第四期超级稻大面积突破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 中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让耕地红线受到威胁,但农业专家们指出,土地流转不断扩大,规模种植增加了大块良田产量。 “政策和市场效益支撑也尤为关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秦中春说,中国东北、华北等平原地区农民种粮效益高,产品价格好,保障了农民的收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高彩霞则告诉记者,有效的政策支持让农户看好未来种粮前景。 “去年我成为江西首批种粮大户补贴试点支持对象之一,政府投入200多万元帮助我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强了粮价上涨预期。”他说。 |
相关阅读:
- [ 03-09]2014两会花絮:委员也追星
- [ 03-09]“两会”女性“最”话题撑起舆论半边天
- [ 03-09]《福建日报两会特刊》之四下基层贴近群众:声音
- [ 03-09]马航失联班机含1名台湾旅客 两岸两会密切联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