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一名女队员在展示“爱护地球、祝福南极”的千纸鹤。一只只小巧玲珑的粉红色千纸鹤,一张张“爱护地球、祝福南极”的心愿条,在西风带的海风中飘飞。“三八”妇女节这天,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8名女队员在“雪龙”号上“放飞”千纸鹤,表达对南极的祝福。新华社发(唐志坚 摄) 新华网“雪龙”号3月8日电(记者张建松)一只只小巧玲珑的粉红色千纸鹤,一张张“爱护地球、祝福南极”的心愿条,在西风带的海风中飘飞。“三八”妇女节这天,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8名女队员在“雪龙”号上“放飞”千纸鹤,表达对南极的祝福。 一望无际深灰色的西风带海域,犹如一道波涛汹涌的天然屏障,紧紧守护着地球最南端的神奇大陆——南极洲。过去的4个月,8名女队员经历了严酷奇寒的极地风雪考验,目睹了近在咫尺的科学之谜,采集到宝贵的科学研究样品,切身感受到南极纯净孤绝、神奇而脆弱的原荒之美。 “南极是科学研究的殿堂,无数科学之谜等待我们继续探索。南极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地球最原初、最脆弱的本底面貌,教导我们今后如何善待地球,”考察队员郭怡忆说。 这位来自同济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的女队员已是第二次来南极,考察过程中一路采集了16箱水样和两箱大气样本,准备带回国内实验室深入研究。她说:“面对南极,我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从内心深处尊重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生存的一切生命。它们是这片大陆的主人,我们人类的到来应该尽量减少对它们的干扰。” 同样是第二次来南极的女队员张晔也有同样的感触。她说:“第一次来南极还只顾欣赏这片大陆的神秘之美,第二次来南极心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我们在热爱南极的同时,应该怎样更好地保护南极。” 来自中科院海洋所的张晔与国家海洋局海洋一所郑晓玲、乐凤凤、厦门大学海洋系朱晶,这4名女队员都是进行大洋科学考察。在风雪无阻、充满艰辛的大洋考察作业中,她们个个巾帼不让须眉,在“雪龙”号上留下了自己的飒爽英姿。 52岁的郑晓玲研究员是海洋一所的课题负责人,尽管一路上晕船,她还是改变了原定从澳大利亚回国的计划,增加了从澳大利亚至上海的考察航段。她说:“来到南极考察一线,能给我带来很多科学灵感。地球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南极任何蛛丝马迹的变化都与人类生存环境休戚相关。” 临行前,郑晓玲的女儿专门送给妈妈自己写的一幅书法作品,她十分珍视。“每一位女队员远赴南极都离不开家人的支持。这一趟南极之行令我内心震撼,更令我深思,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艺术家,我们应该为子孙后代永远保护好南极,”郑晓玲说。 我国每年到南极越冬的考察队员,都要到黑龙江省亚布力进行野外生存与自救训练。在国家海洋局亚布力南极考察训练基地工作了27年后,女队员续连荣今年终于达成心愿来到了南极中山站。她说:“在我的心目中,中山站就像我在南极的家,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每位考察队员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南极。” 来自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女队员万建华同样爱站如家。她说:“我们在南极这个遥远的家,天空碧蓝,海水清澈,我们希望共同守护好这片地球上的净土。” 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科技馆、新华社上海分社联合主办的“‘雪龙’南极行——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展览”目前正在上海科技馆举行。“雪龙”号上“放飞”千纸鹤的活动还得到了许多国内观众的响应,他们纷纷留言将自己的祝福送给南极。 “愿南极永远拥有蔚蓝的天空、皑皑的白雪,永远纯净、美丽,”观众的留言表达了人们的共同心声。 |
相关阅读:
- [ 02-25]“雪龙”号圆满完成首次环南极航行
- [ 02-18]“雪龙”号开放酒吧
- [ 02-15]元宵明月将连续3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 [ 02-08]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
- [ 02-05]“雪龙”号抵达世界最南端城市乌斯怀亚
- [ 02-02]雪龙号完成长城站卸货任务 前往阿根廷进行补给
- [ 02-02]企鹅观看“雪龙”号卸货作业
- [ 02-02]把长城站垃圾运回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