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青回应中科院投资5个亿建大气污染“烟雾箱”研究装置
2014-03-08 16:03 来源: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
分享到:
|
2014年3月8日下午15:00,全国人大在梅地亚多功能厅举行第六场记者会,邀请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污染防治司司长赵英民、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刘炳江就“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新华社记者]周部长说,今年我们京津冀的雾霾情况要比去年有所好转,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网民纷纷吐槽,百姓没有感受到。那么雾霾的成因究竟是什么?我们是不是要等到中科院投资5个亿的烟雾箱子建成了、运行了我们才能知道。接下来环保部又将采取怎样更有力的措施,让老百姓尽早地感受到治霾的成果。 [吴晓青]今年2月20至26日,我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大面积的空气污染,而且空气重污染的范围不断扩大,在27日才结束。大家非常关心这次雾霾发生的情况,包括和去年1月份发生的情况,我在这里简要地跟大家介绍一下。 2月份发生的重污染天气过程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影响范围大。2月份发生的这次重污染过程,一共波及15个省,面积181万平方公里,其中空气污染较重的面积超过了98万平方公里。第二,污染程度重。这次重污染过程主要污染物是PM2.5和PM10,邢台、石家庄和北京的PM2.5的小时浓度值超过了500微克每立方米。北京25日PM2.5的最高日均值达到356微克每立方米。石家庄26日中午1点的PM2.5浓度高达612微克每立方米。20-26日当中,石家庄和邢台有6天重污染、1天的重度污染。北京有5天严重污染。第三,持续时间长。这次重污染过程持续时间多达7天,河北和石家庄连续7天重度以上的污染级别。第四,污染物的积累速度较快。这次区域性的空气污染过程发生突然,19-20日,北京的PM2.5的日均值由90微克每立方米迅速快速增长至267微克每立方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39个城市,重污染城市由4个迅速增加到16个。 分析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污染物排放量大是根本原因。燃煤、工业、机动车、建筑和道路扬尘是主要的排放源,是造成本次重污染天气的根本原因。第二,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是直接原因。那几天刚好是静稳天气。第三,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的叠加是重要的因素。 针对出现的重污染天气,我们联合有关省市紧急启动了一些应急机制,要求各省市根据重污染天气的态势,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大概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前开展了监测预警。这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到来前3天,我们联合有关部门已经预判到可能要发生重污染天气,所以我们向各地区发布了空气重污染监测的预报信息,提醒各地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二是开展了专项督查行动,环保部牵头,组织了7个小组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进行了专项督查,特别是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工业企业的排放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 三是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北京、河北等发布了橙色预警,天津、辽宁等启动了黄色预警,按照预案的要求采取了相应措施。 刚才问到治理雾霾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分析起来,我们认为,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抑制过快增长的机动车污染,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才能彻底改善我们大气污染。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既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时不我待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既要打攻坚战,还要打持久战。 关于刚才说到的烟箱的问题。作为环保部来说,我们支持加强对大气污染的基础研究,这是因为我国大气污染来源复杂,污染的成因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二次污染物PM2.5和臭氧的形成机理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封闭的空间进行模拟试验,是研究大气二次污染形成机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和方法,这种方法在国际上被称为“烟雾箱”,就是在一个封闭的容器内,通过注入不同的污染物气体,研究其在光照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通过模拟研究可以获取大气污染形成的主要途径和污染控制因子,可以得到精确的控制方向。我们国家实际上在开展“烟雾箱”研究方面已有一些基础,比如现在中国环科院、中国科学院也有小规模的“烟雾箱”研究装置,所以我们支持有关部门建设大型的“烟雾箱”模拟实验室。 |
相关阅读:
- [ 03-08]全国两会“半边天”风采
- [ 03-08]马航飞机失联 两会代表委员盼奇迹发生
- [ 03-08]两会安保犬
- [ 03-08]全国两会“半边天”风采
- [ 03-08]日媒关注两会代表批日本 称中国孤立安倍行动一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