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以人为本是城镇化本来的命题
2014-03-06 15:45:20 来源: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责任编辑:陈玮 黄晓夏 |
分享到:
|
3月6日14点30分,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记者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周伯华、厉以宁、陈锡文、杨凯生、李彦宏将围绕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国文化报、中国文化传媒网记者]请问陈锡文主任,去年底,中国城镇化工作会议讨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又进一步强调了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请问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转市民会面临哪些问题?另外,我们应该怎样用文化特色丰富乡村建设,为我们的百姓提供均等的文化服务,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城镇?谢谢。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陈锡文]新型城镇化这个概念严格来说主要是在这一两年才逐渐形成被大家所接受,到去年12月份的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这个被明显的叫响了,而且被普遍的接受了。就我的理解来看,之所以强调新型城镇化,其实更多的是关注人的城镇化。在以往城镇化进程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总体看,对人的关注程度还不够,而对于征收土地、土地财政、高楼大厦、广场道路这些东西关注的比较多。现在突出的强调人的城镇化,我觉得就是要强调,无论经济社会发展,本意都是为了人,以人为本这应该是城镇化本来的命题。改革开放35年来,城镇化获得了非常明显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化率只有18%,到现在已经超过了53%。这个成就是非常大的。 城市也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往往几年不回过去的老家城市可能就认不出来了,这些成就都应当肯定。但也应该看到以往城镇化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改正的地方。比如说现在的城镇化率,7亿多城镇人口是指常驻人口,但是如果查一下公安部门的户籍统计,城镇户籍人口所占的比例只有35%。也就是说常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和城镇户籍占总人口的比例,差距大概在17到1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居住在城镇中的居民,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没有当地户籍的,那他要享受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就有很大的困难,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进了城的农民工,所以如何使进城农民工加快融入城镇,这是社会都关注的。很多人把关注点聚焦到户籍制度改革上,这是对的。但应该看到,户籍就是一个本,就是几张纸,就是给你换了一个城镇户籍本,但是户籍本后面所承载的一切,社会公共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不能解决的话,那这张纸也没有太大的用处。很多朋友们都知道,现在大概已经有十二三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宣布废除两种户籍制度了,本是一样的,但是待遇是不一样的。所以归根到底是要解决进城农民,你能给他什么样的基础公共服务。 |
相关阅读:
- [ 03-06]两会小清新女翻译 盘点近年两会女翻译
- [ 03-06]两会关注:“中国式”养老,钱从何来?
- [ 03-06]浦城供电公司确保"两会"期间电网运行安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