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中国网事:是“打官腔”还是打掉“官腔

2014-03-05 14:54  分享到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黄晓夏  
分享到:

新华网北京3月5日新媒体专电 题:是“打官腔”还是打掉“官腔”?——代表委员热议从“说话”看作风之变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涂洪长 胡星 程士华

南方某市前不久因“扫黄”事件引起社会关注,该市市长参加全国两会时面对媒体关于“扫黄”和“经济转型”的追问,连声“嘿嘿”“谢谢”作答,成为当天议论的热点。

说话是一门艺术,对干部是一种责任。近年来,个别地方、部门的少数领导干部却在这门艺术上欠缺“修炼”,个别人因“说话”不当而引发争议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代表委员和专家认为,言为心声,该不该说、敢不敢说、要怎么说,考验的不仅是“说话”技巧,更折射出一名干部的自信、素养和担当。

“官腔”种种

哪些“官腔”、“官话”常见,并让人反感?根据一些代表委员的讨论,加之记者根据近年来的一些热点事件和采访经历中,大致梳理出了五个方面的“官腔”类型:

一曰“照本宣科、逢会念稿”。一些领导干部无论大会小会,离开了文件材料就开不了腔;不论大事小情,满嘴枯燥乏味、四平八稳的“文件话语”,让听者感到倦怠甚至烦厌。

二曰“穿鞋戴帽、叠床架屋”。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一些乡镇干部在介绍本地工作时动辄就是“上级和领导如何高度重视”,然后从中央文件到省市县分管领导的讲话罗列开来,口若悬河,却空洞无物。

三曰“高高在上、不接地气”。比如在面对群众表达利益诉求时,动辄生硬地斥责为“无理要求”,扣上“不明真相群众”的帽子,在形容领导干部走基层调研时习惯性地使用“亲自带队”“冒着高温酷暑”等夸张词语。

四曰“口不择言、‘雷语’频出”。个别违背常识、不切实际、逻辑混乱的“奇葩”话语,时而出现在一些干部口中,引发争议,沦为笑谈。网上流传的“雷语”集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公务员“错话”集。

五曰“言行不一、宽严有别”。一些查处的案件表明,少数干部在任时谈到反腐败、舆论监督等话题时头头是道,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却“来者不拒”。嘴上说得严、对待别人严,自己却把党纪国法抛在脑后。

失语也是变相官腔

代表委员和专家认为,“打官腔”,是不良文风会风作风的体现,也因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一些领导干部口不择言、言不由衷。

作报告时口若悬河,却对群众却无话可说。有媒体报道,东部某省一名厅长近日下基层调研,在问了“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等简单问题后,竟不知如何继续交流下去。这位干部私下向记者坦承,在机关待久了,见到群众除了寒暄,真不知该说什么。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说,现在少数领导干部之所以不善于脱稿讲话,一是怕出错,照着前期精心准备的稿子、材料念,可以降低“说错话”的风险,这其实是“惰政”思维。二是对自己本职内的工作掌握不充分、调研不扎实,不够接地气,没有能力使用鲜活“有劲”的语言来谈工作。

“不会讲群众语言,反映了当前有的干部并没有找准自身定位,没有摆正人民群众在自己心中的位置。”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滨认为,这种错误的群众观,导致了有的干部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不重视学习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代表委员们认为,惜字如金、“无可奉告”、该发声时沉默失语,也是一种变相的官腔。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说,代表们应积极“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少一些工作汇报,多一些实际情况的反映,即使“说两句错话、不对的话、不贴切的话,都没有关系”。

期待更多“好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上两会,我没有大家听够了和不想听的官话、套话,就想说点真话,比如“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学校和部门该反思,大学生自己的择业观念也要矫正。

全国两会历来是各种真话、实话、诤言密集呈现的政治平台。两会有期,而对于打掉“官话”“官腔”的期待更拓展于“两会”之外。可喜的是,在践行群众路线、落实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等一系列行动下,领导干部们在工作、会议和受访时的“说话”方式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全国人大代表郑奎城说,以前参加有的会议,空话套话很常见,一些会议甚至前几分钟都听不进去。现在许多场合领导干部都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一些地方基层汇报工作时,如果“穿鞋带帽”过多,甚至会被直接喊停。

据来自浙江的全国人大代表吴蔚荣介绍,省里去年开始推行“低成本”的县委书记“夜会”,“不必跑省城杭州、不用讲话稿、不印发材料”,利用晚饭后时间,通过视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开会。没有聚餐或宴请,只有清茶一杯。会风开放活泼,一些县委书记发言时用了许多基层干部或群众的口头语言,曾引得参会人员开怀大笑。

“善于脱稿讲话应该成为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夏涛说,是否脱稿讲话看似小节,却能判断出一个领导干部日常工作是否接地气,调查研究是否深入扎实,本职工作是否熟稔于心。现在不仅要鼓励大小领导干部们脱稿讲话,还要能在脱稿之后多用群众语言,打掉“官腔”,让自己的观点和论述真正让人听得懂、记得住、能落实。(参与记者胡苏 凌军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