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事:是“打官腔”还是打掉“官腔
2014-03-05 14:54 分享到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黄晓夏 |
分享到:
|
失语也是变相官腔 代表委员和专家认为,“打官腔”,是不良文风会风作风的体现,也因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一些领导干部口不择言、言不由衷。 作报告时口若悬河,却对群众却无话可说。有媒体报道,东部某省一名厅长近日下基层调研,在问了“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等简单问题后,竟不知如何继续交流下去。这位干部私下向记者坦承,在机关待久了,见到群众除了寒暄,真不知该说什么。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说,现在少数领导干部之所以不善于脱稿讲话,一是怕出错,照着前期精心准备的稿子、材料念,可以降低“说错话”的风险,这其实是“惰政”思维。二是对自己本职内的工作掌握不充分、调研不扎实,不够接地气,没有能力使用鲜活“有劲”的语言来谈工作。 “不会讲群众语言,反映了当前有的干部并没有找准自身定位,没有摆正人民群众在自己心中的位置。”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滨认为,这种错误的群众观,导致了有的干部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不重视学习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代表委员们认为,惜字如金、“无可奉告”、该发声时沉默失语,也是一种变相的官腔。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说,代表们应积极“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少一些工作汇报,多一些实际情况的反映,即使“说两句错话、不对的话、不贴切的话,都没有关系”。 |
相关阅读:
- [ 03-05]两岸两会第10次高层会谈的意涵与成果
- [ 03-05]翟美卿成为两会热点人物--新华社摄
- [ 03-05]2014年全国两会报道 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为你送上“数字大餐”
- [ 03-05]【两会大家谈】毕宏生:期待医改释放更多红利
- [ 03-05]两会新举措:建议是否公开?代表说了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