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去年3天曝光一起性侵儿童案 委员建议废除嫖宿幼女罪

2014-03-03 06: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13年全国共有125起媒体报道的性侵女童案例,平均每3天就有一起曝光案例,受害者8-14岁居多。

今天开幕的全国政协会议上,3位政协委员将提建议,将儿童安全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落实四部委意见,出台权威的防性侵教育教案;完善立法保护,废除嫖宿幼女罪等。

性侵儿童教师犯罪最多

昨天,“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女童保护座谈会”召开。会上公布的《2013年儿童安全教育及相关性侵案件情况报告》显示,2013年以来,性侵儿童的恶性案件在全国各地呈持续高发状态,2013年全年被媒体曝光的案件高达125起,平均3天就曝光一起。其中,受害人群呈现逐渐低龄化趋势,尤其以8岁到14岁的小学生居多。

在公开报道性侵儿童案件中,教师是曝光最多的犯案群体,达到33起;校长作案达到10起,列第三位,官员作案达到6起。

逾六成孩子不知性教育

调查显示,仅17.58%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性教育”,60.88%孩子不知道何为性教育。在“女童保护”项目访问的114名教师中,45.13%从没有对学生开展过性教育。在902名受访家长中,对孩子进行过性教育的仅占35.92%,没有的达64.08%。

委员建议

安全教育应纳入义务教育课程

与会专家学者、政协委员建议,将儿童安全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让“安全教育第一课”作为小学新生入学第一课。

女童保护项目的调查报告显示,82.89%的家长支持学校对孩子进行性教育;87.72%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将“性教育”强制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去年9月,教育部等四部门下发《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指出“要通过课堂教学、编发手册等形式开展性知识教育”。

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经过专家撰写、科学论证的全国性防性侵教材教案,这一领域在全国仍是空白。

委员呼吁“废除嫖宿幼女罪”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曹义孙都建议:废除嫖宿幼女罪。朱征夫认为,嫖宿幼女罪是将幼女作为“卖淫女”身份处理,这是对幼女的极大侮辱。同时,嫖宿幼女罪其实规避了对“轮奸”的认定,成了犯罪者的“免死条款”。

近年,我国已发生了数起适用嫖宿幼女罪造成负面影响的案例。2013年7月,最高法答复代表建议时表示,赞成废除嫖宿幼女罪,希望能与各界共同推动全国人大法工委尽快立项废除该罪名。

【会风】

乘高铁抵京站台无鲜花

昨日7时15分,北京西站第一站台,K90次列车缓缓驶入,内蒙古代表团成为首个抵京的京外人大代表团。刚走下火车,不少代表就被记者纷纷围住。

10时30分,安徽代表团代表乘机抵达北京。飞机降落后,代表们依次走出机舱。

11时30分,河南代表团乘坐的G90次列车准时到达北京西站。站台上没有迎接人员,没有鲜花,一切都很简朴。

17时55分,湖北和江苏代表团乘坐的高铁抵京。至此,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京外代表团全部抵京。

据悉,今年大会将延续去年节俭务实的会风,继续接待工作从简的做法,比如减少一次性用品,节约水电纸张,推行电子化办公等,切实降低会议成本。据新华社

【交通】

两会不封路无警车带道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市不会封路,会议车辆不用警车带道,而是改为“交通管控腾道”措施。

据了解,今年全国两会共使用近30处住地,分布在北京多个城区,两会交通组织难度大,与社会交通矛盾较为突出。

记者从北京市交管局了解到,“两会”期间,主要路口将交替放行会议车队和社会车辆,每次放行社会车辆的时间不少于40秒。

另外,每次大会开始前2小时和散会前1小时,北京交管部门将通过广播电视、微博和交通显示屏等渠道,将管理措施提前告知社会。据央广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