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闻分析:身陷“霾伏”,何时突破? 新华网北京2月25日电(记者顾瑞珍、廖翊)25日,北京市PM2.5小时平均浓度为33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霾橙色预警继续拉响。 中央气象台也发布今年首个霾橙色预警。截至25日10时,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有58个城市为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23个城市为严重污染。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身陷“霾伏”,何时能突破? 卫星遥感监测表明,24日我国中东部地区空气污染面积约为108万平方公里,其中空气污染较重面积约为90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山东、辽宁、吉林等地。与23日相比,辽宁、山东等省污染面积有所增加,安徽、浙江等省污染面积有所减小。 “过去沙尘暴,靠纱巾;现在是严重雾霾,不仅戴口罩,甚至要靠防毒面具了!我做了30年环保工作,看到要彻底清除雾霾,还是靠下雨刮风,真是遗憾的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聊起雾霾天也颇为无奈。 24日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有46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6个城市为严重污染。与23日相比,重度污染城市数量减少9个,严重污染城市数量增加5个。污染范围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最重。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中,有23个城市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北京、邢台、石家庄、张家口、赤峰等12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天津、济南、德州、滨州、沧州等11个城市为重度污染。与23日相比,太原市空气质量由重度污染好转为中度污染,天津、秦皇岛、长治、济南、东营、聊城6个城市空气质量由中度污染下降为重度污染,北京市空气质量由重度污染下降为严重污染。与23日同比,PM2.5和PM10浓度均有所上升。邢台市为区域内污染最重城市,AQI值达到500,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北京市AQI值为313,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PM10。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造成我国近期大范围空气重污染的原因主要有:污染排放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气象条件不利,污染物难以及时扩散,尤其是京津冀区域近几天冷空气势力弱,近地面风力小,大气层结稳定,污染物容易形成积聚效应;机动车、北方冬季燃煤采暖污染等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我国目前面临的大气污染问题是发达国家近百年来经历的大气污染问题的集中体现,其规模和复杂程度在国际上未有先例,也没有成熟的控制经验可以借鉴;而面对这一问题,我国也缺少支撑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综合技术方法和健全完善的科学管理技术体系。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敏利用其科研监测站点的数据对雾霾天气PM2.5进行了源解析。胡敏一直认为,煤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生物质燃烧等各类源都对PM2.5的生成有“贡献”。 她说,PM2.5的来源是呈现多样性和变化的,机动车是一个全年都起作用的重要的源,相对作用会因其他源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机动车自身排放,数量在增加,但标准也在加严。在源解析的方法上,建议多用几种方法,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 “PM2.5质量浓度水平变化大,相应的化学组成也发生大的变化,随着源排放和气象条件的变化,各类源的贡献也在变化。我们治理的过程一直在跟进,现在的工业布局也在发生变化。”胡敏说。 值得期待的是,环保部已开始“出手”污染源解析。根据安排,到2014年6月底前,北京、天津和石家庄三个城市将首先完成污染源解析的初步结果,到2014年年底,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完成污染源解析的初步工作,解析结果将适时向公众公布。这是为了让所有人都呼吸上新鲜空气和共享蓝天白云的关键一步。 不久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国内很多研究基本认可了机动车污染在千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贡献。在这类城市中,机动车保有量、使用频率以及密集度都很高,机动车污染在这类城市污染贡献中占据重要位置。另一方面,控制汽车总量不仅是控制机动车污染相关联的措施,而且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保障能源安全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导向相关。 “但必须看到,在以行政手段控制的同时,以经济和市场手段促进机动车管理仍然有很大空间。”郝吉明说。 来自环保部数据显示,2月27日,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大气扩散条件转为有利。 目前我们所感受到的空气污染,是30多年超速发展积累的隐患在突破临界点之后的集中爆发。这决定了结构调整、污染治理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
相关阅读:
- [ 02-25]习近平雾霾中视察北京南锣鼓巷:同呼吸 共命运
- [ 02-25]卫生计生委:做好雾霾对健康影响的监测评估
- [ 02-25]网络空间雾霾初散,但任重道远
- [ 02-25]应对流感雾霾 如何挑选佩戴口罩有学问
- [ 02-25]瑞典外交大臣访华吐槽雾霾: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图)
- [ 02-25]专家解读雾霾天健身三大误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