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须“把根留住”
2014-02-25 11:30 赵丽 来源: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王琼 黄晓夏 |
分享到:
|
对许多人而言,“故乡”正在远去,甚至已经难以找回。最近,甘肃陇南市康县山根村王坪社的“王坪爱乡会”引起外界的关注。参与这一“爱乡会”的是20多位年轻人,他们围绕守住家乡的习俗、传统和美丽风光,开阔村民的眼界等进行了种种努力。 乡村文化一旦没落,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在此生活的农民。广袤的乡村之中不仅有青山绿水,还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印记,以及慈善道德观、守望相助的人际关系。这些构成了大部分国人情感和精神上的“根”,根一旦断裂,人们的精神家园就容易枯萎。如何留住故乡之美,如何让乡土文化进入和延续在城镇化进程中,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这些年来,关于农村的话题不断进入公众视野。著有《中国在梁庄》一书的作家梁鸿曾花费数月重返家乡进行调查,发现乡村内在的颓败和精神涣散已超出自己的想象。她接受访谈时说,“从表面上看,现在的乡村盖了新楼,道路畅通,吃穿不愁,表面上很繁荣,但实际内里千疮百孔。比如教育、生态环境、老人赡养、夫妻感情等问题,都处于困顿的状态。”梁鸿描述的是她本人家乡的现状,但类似乡村在中国还有很多,“乡村向何处去”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众多,但有两点尤其值得关注:一是在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城市如“磁场”般吸引资源集聚,农村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向城市流动,却极少有回流,由此产生“空心化”、“边缘化”的趋向,这在一些偏远地区的村庄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村庄只剩下骨架,活力丧失;二是在城乡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只从经济层面来决策,重物质轻精神、重数量轻质量。伴随村落的消失,乡村的文化传统、价值理念也一并湮灭。固有的秩序已被动摇,新的生活方式又没能建立起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趁虚而入,而朴素的伦理道德却日渐衰落,随之出现了诸多失序行为。 去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湖北省考察时说,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也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对于当下的乡村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然,“把根留住”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和互动,不仅各级政府应有作为和担当,有能力、有意愿的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动也很重要。记录和守望,传承和保留,现在尽早努力,才能避免失去故乡时徒留悔恨。(赵丽) |
相关阅读:
- [ 02-25]多项提案聚焦新型城镇化 推动转移人口市民化
- [ 02-25]访福建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 [ 02-25]国务院批准新疆设双河市 兵团城镇化将一师一市
- [ 02-24]人民日报:城镇化 别把人落下
- [ 02-22]“问计新型城镇化”为全国“两会”预热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