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宽松 被疑假节约纵容浪费
2014-02-23 06:48 方问禹叶前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三公”预算监督要警惕“牛栏关猫” 2014年不少省市的地方两会“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明显宽松,有“假节约”嫌疑,甚至可能造成隐形浪费,尤其是规模更大的行政经费预算,更待细化监督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方问禹叶前 近期,各省地方两会公布的2014年“三公”经费、行政经费预算数据引发关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尽管与往年相比有一定降幅,但与公众期望相比,多地2014年“三公”经费的预算安排仍显宽松,容易造成地方政府和部门“假节约”,甚至变相纵容浪费的现象,这表明财政预算的“紧箍咒”并未在一些地方践行中央有关要求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宜引起重视。 预算降幅“赶不上”规定要求 近一年多以来,中央和地方均制定了严格从紧的公务消费文件规定,吃、住、行、游均受约束,一些地方文件甚至细化到明文禁止额外洗漱用品。但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规定对“三公”消费的约束力度,并不能在财政预算中同步体现。 以沿海某省为例,2013年12月该省出台了《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要求省委书记、省长出国(境)每年不超过1次;其他省级领导同志1个任期内出国(境)不超过2次,或2年内出国(境)不超过1次。 有专家学者估计,按此方案规定,2014年该省省本级因公出国、出境次数“砍掉一半还不止”。但经省人代会通过的该省省本级“三公”预算报告显示,2014年该省因公出国(境)预算支出5641万元,与2013年的7445万元相比,降幅不足四分之一。 公务用车方面,2013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据此,全国一些地方和国企已经启动新一轮公车改革,将存量公车几乎全数拍卖。然而,该省地方财政预算显示,2014年仍安排了4000多万元新车购置费用,以及近4亿元公车运行维护费用。 公务接待方面,由于条例要求,建立国内公务接待清单制度,如实反映接待对象、公务活动、接待费用等情况。此前一些地方“叫苦”:如此一来,没有人敢吃,也没有人敢请。但从地方两会公布的“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来看,这个“担心”似乎“过头”了。2014年该省省本级公务接待费支出财政安排了2.58亿元,比上年的2.89亿元略有下降。 纵向比较看,2014年这个沿海省“三公”经费财政预算削减幅度也并不突出。本刊记者查阅2010~2014年数据发现,该省“三公”经费预算一直有所下降,其中2012年降幅达13%。多名该省人大代表在审查预算草案时说,“三公”经费预算是有压缩,但明显不及预期,尤其是“占大头”的公车经费和公务接待费。 其他省区市也存在类似情况。本刊记者梳理多地两会预算报告发现,2014年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三公”经费预算的下降幅度超过10%,山东、江苏、青海、广西、宁夏等省区降幅约为5%,仍有一些地方报告未提及相关数据。 连续担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陈舒告诉本刊记者,“三公”及行政经费每年压缩5%是中央政府多年的承诺和要求。从今年各地方两会传递的信息看,“三公”经费的压缩比例与往年相比,并没有额外突出的力度。 |
相关阅读:
- [ 02-19]三公经费绩效评估离不开预算细化
- [ 02-18]“三公经费详细公开”发出新信号
- [ 02-17]“三公经费”绩效评价应由民意主导
- [ 02-15]内蒙古:三公经费压下去 民生支出提上来
- [ 02-14]“三公”经费绩效评价,让“肉包子”变身“紧箍咒”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