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暴力伤医频发背后:体制不顺 小病大治 信任缺失

2014-02-22 17:23  帅才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暴力伤医频发背后的冷思考:体制不顺、小病大治、信任缺失、医闹成风

近年来,杀医、伤医事件频发。专家认为,医患之间信任缺失是频频发生医疗纠纷主要诱因之一,而纠纷解决机制、赔偿机制缺失等进一步加剧医患间矛盾。

杀医、伤医案频发,让医生寒心、痛心

2013年8月7日至17日,湖南湘潭中心医院儿科连续发生三起医护人员被打事件,儿科医生李世杰被打成急性脑挫伤,脑震荡,头皮挫伤并血肿,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五根肋骨骨折。

2013年10月25日,浙江温岭一男子不满鼻手术,携带事先准备的榔头和尖刀来到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医护人员行凶,致1死2伤。

今年2月17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满特钢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东涛,在出诊过程中被一男子用钝器猛击头部,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担负救死扶伤职责的医生频频陷入白色暴力事件,让医生感到痛心。湖南省儿科医生王希勇无奈地说:“很多医护人员每天兢兢业业、起早贪黑地工作,却没有得到患者的尊重和理解,让人寒心。”

资源缺乏、机制缺位加剧医患关系紧张

医患冲突频发折射出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特别是在一些专科医院:一方面部分医生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另一方面诸如儿科、耳鼻喉科等科室早已成为国内医患关系“重灾区”。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由于分级转诊制度不完善,部分专科医生严重缺乏,医生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一些医生认为,在很多人看来,医生是个高薪职业。而人们没看到的另一面是,医生不仅要加班加点、长期超负荷地工作,还经常受患者的误解和责骂,导致部分医护人员心理失衡,造成医患关系更加紧张。

湖南省卫生厅副厅长方亦兵认为,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下,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而分级转诊制度不顺畅,导致病人纷纷涌向大医院,医生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下,难免影响服务质量。

其次是在医患双方信任缺失之下,医生的“防御性医疗”更加损害医患关系。据了解,为避免漏诊或者误诊,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许多医生要求患者全面检查,以检验、心脑电图等来记录医疗过程,进行“防御性医疗”。

第三,医务工作者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对于患者的关怀度降低,再加上个别医护人员价值取向发生偏差,有收红包等违规行为。这些因素掺和在一起,导致医患关系的情感距离越来越远。

医患关系视同水火,而相应医患纠纷解决机制又很不完善。记者调查发现,医患纠纷的调解,目前主要依赖医患协商、行政调解、调解委员调解、民事诉讼等途径,而作为进行调解合法依据的医学鉴定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半载,让群众难以接受。若要走司法程序,同样要耗费时间和金钱。

部分受访群众指出,医疗纠纷主要由作为第三方的医学会出具鉴定结论,有鉴定结果“偏向”医院的嫌疑,导致患者在处理医疗纠纷时,不依靠专业的医疗事故调查和调解机制,而是雇佣专业“医闹”。而医院对“医闹”往往采取息事宁人的处理方式,强化了“只要闹就能达到目的”的“负向激励”,使得“医闹”成为加剧“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之一。

理顺机制、平衡利益 让医患之间重拾信任

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祝益民建议,公平合理有效的制度设计能够最大限度保证群众的就医需求。应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平衡优化资源布局,将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合理分流,保证患者每次就诊的有效时间,让医患双方更加充分地沟通交流,减少“信息不对称”。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院长周胜华教授认为,医患矛盾大部分都是由于沟通不够,双方信息差距太大,医院可以设立投诉接待中心,从被动应付投诉转变为主动接待管理,接受患者对医院医疗质量、服务态度、管理制度的投诉,实现医患沟通“零距离”。

专家认为,改善医患关系,需要医院从病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尊重病人及其家属的权利;建立、完善公正透明的医疗事故专业调查和调解机制,摒弃传统的以“维稳”为先的医疗事故处理机制,用快速、公开、专业的事故处理,是减少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专家认为,应加强医风医德建设,加强医生行业自律,对病人的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等权利予以充分尊重。同时,提高医护人员待遇,给予医院、医务人员应有的地位和尊严。 (记者帅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