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2月19日电(记者刘硕、高楠、姚友明)同样都是“脱产”在校的全日制学生,研究生却受到景区、影院以及餐饮企业的不同对待。据了解,目前除火车票优惠外,几乎所有的优惠政策都把研究生这一群体排除在外,办假学生证成了一些研究生“重回”优惠行列的捷径。研究生证的“处境”为何如此尴尬? 渴望优惠,却被优惠拒之门外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王双双本计划到北京的一些景点转转。虽然一些景点的收费政策中标明了学生可以享受半价,但她在故宫等地出示研究生证时却仍被要求购买全价票。 记者了解到,不少研究生都在旅游景点有过类似的经历,一些景点的学生优惠条款后面的括号里用小字标注“不包含成人教育、研究生”,还有一些景点干脆对此“不解释”,研究生证被排除在优惠范围之外。 不仅旅游景点,在一些影城、餐厅也存在类似情况。在长春市万达国际影城重庆路店,优惠通知台上明确标注学生证可以享受相关优惠。但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夏磊拿出他的研究生证打算购票时,售票员却告知研究生无法办理。 对于研究生不在优惠范围内,相关人员回应称:“研究生具有收入能力,因此不被列入到优惠对象行列。” “魔高一丈”,假证泛滥成“潜规则” 眼看自己研究生证在享受优惠方面屡屡碰壁,于是办假学生证成了一些研究生“重回”优惠行列的捷径。记者了解到,在读研究生中假证泛滥,这早已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 记者发现,办假证服务不仅价格低、手续简单,而且服务还很周到、仿真度高。“我在淘宝上办了一个北京邮电学院的本科学生证,30元一个,还送一个仿制的注册印章,每学期伊始我自己盖一个戳就当年检了。”长春某高校硕士生李某说,30元办个证就可以享受到很多打折优惠,太划算了。没办法,这都是研究生证不算学生证给逼的。 “我办了个学生证已经用了两年,40元钱的成本到现在已经给我省了近1000元钱。”正在读研二的李烨给记者算了笔账,两年里,光看半价电影10多次,就省了近300元,去长白山、净月潭、哈尔滨、泰山等旅游景点省了600多元的门票钱。 实实在在的优惠让不少人都动了办假证的心,甚至一个人手中持有三四个国内高校的本科学生证。北京某高校研究生罗某在同学的建议下到北京著名的假证“集散地”——人大西门办理假证,“只要带着照片就行,其他的都会帮你搞定,钢印、年检一应俱全。”罗某说。 记者了解到,不仅假学生证大行其道,现在还有不少人利用关系办起了“假人真证”。由于一些学校已经采取了高度防伪的手段,仿制难度很高,一些人便让校内学生故意挂失学生证,然后在这本学生证中换上自己的照片来使用。据介绍,现在还有人利用“特殊关系”,在学校内部办出了真学生证。 众说纷纭,研究生证优惠前景仍不明朗 就假学生证,一些地方拿出了查年龄、辨真伪等应对策略。陕西省西北大学研究生李嘉手里持有一张假学生证,里面登记有她的身份信息。最近她在看电影的时候,影城告诉她,按照年龄与年级的对应关系,1989年出生的她将无法再享受优惠。 2012年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门票价格优惠政策的通知》中指出,对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实行半票。但同样作为高校里的学生,研究生究竟该不该享受此项学生优惠?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专家对于该问题的看法并不一致。 一些人认为,研究生属于特殊群体,一部分研究生已经有收入和补贴,不能算作普通学生,因此不能享受学生优惠。但不少研究生称,现在很多学校都取消了补助,只发放奖学金,大部分全日制研究生并没有其他收入。 对此,消费行为专家、吉林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金晓彤表示,现在的研究生中虽然有一部分是有收入的在职研究生,但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中大部分还是没有收入来源的普通学生,一些优惠政策在制定时应该考虑到现状的改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老师陈宜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研究生享受不到优惠的原因。“从研究生的学习性质来说,科研学习应当占据了学习生活的不少时间,缩小研究生证的娱乐方面的使用范围,也是对学习、科研方面的侧面鞭策吧。”陈宜称。 “研究生也属于学生群体,对于价格很敏感,是否给予其优惠在学生的心理感知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景点、商家等如果想激发这一群体中的更多人、更多次消费,适度放开优惠也是一个好的选择。”金晓彤说。 |
相关阅读:
- [ 02-19]研究生作科研不如本科生“不足为奇”
- [ 02-19]出国攻读硕士优势强劲 势头堪比国内研究生
- [ 02-19]降低公务员报考门槛更公平更务实
- [ 02-19]林森浩死刑无关研究生身份
- [ 02-18]南京学生邀全球青少年共享青奥盛会
- [ 02-18]利用闲暇时间赚外快 中国留学生加入海外代购大军
- [ 02-18]兰州女研究生电梯内遭割喉 警方成立专案组缉凶
- [ 02-18]复旦投毒案今日一审宣判 专家称判死刑可能性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