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谈美无意遏制中国表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2014-02-17 06:58 王义桅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陈玮 黄晓夏 |
分享到:
|
“美国欢迎一个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和平与繁荣的中国崛起,绝无遏制中国的意图,致力于寻求与中国建立一种积极、合作和全面的关系。”在中美建交35年之际,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北京,向中方传达了这一信息。 不少中国人对此将信将疑。的确,假定美国有遏制中国意图者,总是能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军工复合体以及美国“绝不做老二”的心态找到根源,使得中美对抗陷入“自我实现的预言”;反之,假定美国真有此意者,也总能从美国作为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国度积极看待美国,认清中美良性竞争的本质,相信中美合作乃大势所趋。 综合两方面认识,对美国的表态和愿望,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质,就是避免中美关系陷入“自我实现的预言”。如美国方面领会到中国的良苦用心,决心同中国一道开创大国关系新模式,我们乐观其成。克里的表态是美国政府对中国提出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正式回应。 自中方提出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以来,美国陷入两难局面:不接茬不好意思——毕竟美国也不希望与中国对抗,接茬又担心束缚手脚,影响美国保护盟友的能力,尤其中日对抗时美国无法行使保护义务,加剧盟友的狐疑。经过一段时间踌躇后,美国也最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有了克里的折中方案,也就是美国版本的新型大国关系定义:美国致力于同中国建立积极的、建设性的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的特征就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一点适用于中美在两国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全球治理领域等各个层次问题上的沟通。毕竟,中美关系是超越双边范畴,最具地区与全球意义的双边关系。 首先说不冲突不对抗。2400年前,西方文明发源地希腊演绎过雅典的崛起引发与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在现代研究中也有人称这场战争为“古代世界大战”。史学家修昔底德后来将守成—崛起大国关系称为“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应为“大国关系树立榜样”,就是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因而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其次说相互尊重。亚太地区是中美互动最频繁、利益交织最密集的地区。相互尊重就是相互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与现实关切,对美国而言就是其联盟体系,美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影响力,担心被赶出亚洲。因此中国欢迎美国在亚洲扮演积极性、建设性作用便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应有之意。同时,中国也向美方一再表明在东海、南海问题上希望美方尊重历史事实,尊重中方的主权权益,客观公正地看待有关问题,切实不选边站队,以实际行动增进有关国家间互信,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最后说合作共赢。中美合作不仅造福于两国人民,也造福于世界人民,因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对世界秩序和人类未来最具担当,在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这关系到21世纪的世界是否重复20世纪悲剧还是开创人类新未来。合作共同维护而非主导太空、国际空域、公海及网络等全球公域的安全,为此指明了方向。 概言之,建交35年来的经验表明,中美关系有三大担当:根据历史经验,中美两国乃至人类均承担不起中美冲突、对抗的代价;基于现实情形,中美只有相互尊重核心利益与现实关切才能获得健康稳定发展,切实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未来地看,中美只有在合作共赢过程中共同推动人类进步,才能使整个世界释然。展望未来,建设性管控分歧,积极寻求合作,积累国际关系正能量,考验中美两国智慧。 (作者 王义桅 系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 |
相关阅读:
- [ 02-16]尼泊尔失事飞机未搭载中国乘客
- [ 02-16]福建农林大学学子勇闯《中国灯谜大会》总决赛
- [ 02-16]中国黄金消费量超过印度 成全球第一
- [ 02-16]“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亚洲巡演韩国首尔完美收官
- [ 02-16]福建农林大学学子勇闯《中国灯谜大会》总决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