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官场春节吹新风:官员拒绝送礼者 坦言节过得轻松

2014-02-14 06:53  刘少华 申孟哲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陈玮 黄晓夏  
分享到:

①公务员过“裸年”

“今年过年,单位连根葱都没发。”春节回家与友人相聚,现在已是机关公务员的同学王东(化名)对本报记者说。

王东的“吐槽”,来自于和往年的对比。“八项规定”实施之前,每到过年,米、面、油、购物卡,甚至是蔬菜和水果,都是单位按照惯例发放的福利。但从去年春节开始,就“什么都没有”了。

王东所言并非个例,而是各地公务员的普遍情况。在江苏,一位局级干部说,往年过节东西多得储藏室都放不下,今年“连吃个苹果都得自己买”;在广州,往年节前到水果市场采购数十箱水果的李警官也落了个清闲,他的领导“自己掏钱买了橘子放在办公室”。

不仅粮油、蔬菜、水果、购物卡不发了,中央明令禁止用公款寄送的贺卡和年历,也都无处觅迹。河北一位处级干部对记者说,单位之间不用再互送贺卡年历,不仅节约了经费,也让人“省心”。

同时,数据显示,今年的年货市场上,公款消费、高端年货消费大幅下滑。

在广州,2013年,以往公务接待较多的白云宾馆的公款团单消费几乎消失,收入下降约三成。而广州友谊商店从去年10月份开始,高档烟酒、名贵滋补品等销售额都明显下滑,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团体采购几乎绝迹,购物卡的销量也下降两到三成。

福州一些商场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高档礼品酒销量同比下降70%左右,高档海产品销量下降50%左右。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青海,今年春节,相较于服饰、电器等大众商品15%以上的增速,该省高端烟酒、高档礼品销售冷淡,同比下降8.9%。而在成都的一些超市,千元以上的高端年货几乎没有厂家推出。

往年的福利待遇没有了,一些公务员的“吐槽”也催生了网络新词“裸年”,意为过年的时候单位不再像以往一样发放隐性福利和年货。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伟东对本报记者说,一些公务员有这种心理落差是正常的。

“公务员的福利待遇、薪资待遇究竟应当在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到什么水平,的确还值得商榷和探讨,但我们更应当看到,以往春节这样重大的时间节点,往往会成为单位滥发奖金福利、铺张浪费、‘相互走动’的借口,进而成为可能滋生腐败的土壤。应当说,‘八项规定’实施一年多以来,今年春节年货市场上公款消费大幅下降的现象,是风气好转的表现。”杨伟东说。

②公务车“停转”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对本报记者表示,春节期间,他明显地感觉到公车基本不动用了。“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势头,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比较全面、充分的体现。”

在新疆福海县,321辆公车在春节期间封存了7天。这一措施执行很严格,如需动用公车,需经分管县领导审批并报县绩效办备案后方可使用。

在湖南岳阳市,公车上安装了北斗卫星定位监控系统,一旦非值班公车行驶,就会引发“报警”。24小时监控的同时,该市还给所有公车张贴统一标识,注明了监督电话号码,让群众进行监督。

在贵州贵阳市,专门设立了举报邮箱,市民如果发现公车私用可以拍照取证,一经核实,就会严办。在人人都有手机的年代,这一举措无疑有着相当的震慑力。

在河北廊坊市,春节期间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等多个机关单位的公车,整齐地停放在该市实验中学大院里,车上还贴了相关单位的封条。

监督的力量在公车封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各地利用卫星定位导航、不定时检查、媒体与群众监督,对马年春节的公车使用进行有效监督。在新疆库尔勒市,当地纪委干部甚至加入了交警的队伍,对公车私用情况进行暗访。

值得注意的是,节假日期间公车的封存,在许多地方,是自去年以来一以贯之的措施。在河北邯郸市工作的公务员李伟(化名)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单位,在非工作时间公车全部封存,公务员在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都不能使用公车。

在公车私用的不良风气大为改观的同时,新的风气正在逐渐形成。

在江西南昌市,公车封存后,在省直机关单位的公车司机吴师傅说,与往年不同的是,他终于踏踏实实在家过了个年。

而在福建,一位组织部的官员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近3个月以来,公务员私人买车的现象忽然增多。在杜绝“车轮上的腐败”高压态势下,曾经习惯“出门有公车”的一些官员,正在习惯“出门开自家车”。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要固化当前的成果,还是要继续推进公车改革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化实现常态化。

“这种新风气要形成习惯的话,肯定还要等待一段时间。但不管怎么样,旧习惯已经在改变。下一步应该通过制度建设,努力使公务员群体形成新的习惯。”谢春涛告诉记者,“如果大家都守规矩,风清气正的局面会自然地形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