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从2013年开始实施“城乡牧区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打破养老保险的城乡壁垒,实现城乡牧区居民在参保条件、缴费、个人账户管理及养老待遇方面一致。图为乌拉盖管理区社保局工作人员在为67岁的寇满良(左二)老人录入指纹,办理养老金。 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摄 委员三问养老之困(议政·聚焦养老问题①) 本报记者 潘 跃 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突破2亿,2025年这个数字将突破3亿。“未富先老”带来的“养老之困”,持续吸引着各方关注和忧思。 养老政策如何除旧布新、“焕发青春”?养老金怎样补齐缺口、有效托底?敬老孝亲文化如何发扬光大?几位全国政协委员从问题入手,就如何做好养老改革的顶层设计建言献策。 养老政策如何“焕发青春”? 基本养老制度必须靠政府 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之快,让政策与制度准备明显不足。虽然已初步形成个人、单位与政府三位一体的养老保险筹资体系,但保障水平不高、“地区差别”、执行不一等问题也显而易见。作为表象,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民办机构身份尴尬,居家养老缺乏服务体系等问题一一显现。 “为社会底层人群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责任。”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区委主委钱学明说,将责任落到实处,就要求政府在财税方面给养老产业更多的支持,加快建设更多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制定相应政策规范老龄产业。 “以往政府包办的模式显然难以满足社会的旺盛需求”,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上海市委副主委高美琴认为,政府应将重点放在顶层设计上,应该做的工作包括加强对养老产业的研究和规划,制定养老服务产业标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建立福利养老事业建设专项资金,构建专项资金与经济同步增长机制,把福利养老设施建设纳入财政预算。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民进主委张震宇指出,政府除了托底保障外,还应出台措施激励社会养老服务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养老公益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发展老年医学、专业老年服务企业、非营利性老年服务社会组织和老年用品生产企业以及培育老年消费领域的市场等。 养老政策与制度不能“慢慢变老”,要“焕发青春”就必须与时俱进。 1月1日,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酝酿多时的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今年正式启动。“这次改革将进一步明确公办养老机构的职能定位,优先满足孤老优抚对象、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强化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刘家强说。 养老金缺口怎么补? 社会资本介入是个突破口 养老金实际上是一个大概念,至少包含社保机构提供的基本退休金、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三个层次,“如果仅就基本养老金而言,顾名思义,它的功能主要是确保退休人员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其替代率,按国际通行的做法,大致是退休前工资的60%左右。退休人员如果要过上更高品质的生活,则还需要通过在职时参加所在单位的企业年金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来实现。”刘家强说。 “总体而言,我国养老金保障水平处于偏低水平。农村老年人养老金绝对不够,城镇养老金仅能维持生活自理的老人基本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养老金也不够用。”张震宇认为,社会资本介入养老服务是破解当前社会养老问题的一个突破口,可以解决政府投入不足和非政府托底保障对象的养老需求等社会资本介入问题。 钱学明同样认为,社会资本介入养老服务,是必然选择。“如果把养老人群按收入水平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中层,包括部分中下层人群的养老服务,都需要社会资本的支持。上层部分人群的养老服务,由社会资本承办的养老机构承担;占更多数比例的中下层部分人群,则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加上社会资本的投入,从而实现社会化养老。” “从总体上看,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远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不断增长的新需求、新期待。”高美琴列举了一组数据:目前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年需求约为6000亿元,而实际提供的不足1000亿元;另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我国老龄产业虽已涉及养老服务、医疗保健、旅游、教育、房地产等领域,但多数为中小规模企业,实力不强,没有形成产业链,相关行业与大的投资者远未进入。 “财政投入的有限性和养老业的多样化需求都要求有各种社会力量的加入。”高美琴说,在政府担负起应有责任的同时,发展民办养老机构要走多元化的道路,通过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打破“包办”,让社会资本唱大戏。 社会资本介入养老的发展空间在哪里? 张震宇认为,有两个方向,一是市场化方向,以盈利为目的,可能瞄准中高收入老年群体,比如养老地产、高端老年公寓等,也可能瞄准中低收入群体,如临终关怀业务和农村养老院。另一个是公益慈善方向,不以盈利为目的,按政府指导价收费,微利经营,享受土地划拨价供应、税收和行政事业收费减免以及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政策,有助于解决中低收入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 高美琴建议,各级政府要支持民间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与公办养老机构形成竞争,从而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应明确民办非企养老机构税费减免的具体税种和比例,使得更具操作性;国家还应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并提供优惠利率,对于规模较大、前景较好、市场急需的养老服务项目,给予必要的贴息贷款和信用担保。 中国式养老什么样? 为敬老孝亲文化培土植根 “当‘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法律时,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整个社会敬老孝亲文化氛围的稀薄。‘留守老人’、‘空巢家庭’带来的社会问题,我们将长期面对。物质需要的满足替代不了情感所需,家庭的亲情和精神慰藉是老年人强烈渴求的。”张震宇说。 张震宇认为,解决这一现实矛盾,首先,子女要有定期看望老人的意识和习惯,把孝敬父母当作自己的头等大事,这样才能克服客观上的不利因素。其次,全社会要形成孝敬老人的浓厚氛围,工作单位要对回家看望老人的职工批准探亲假期,社区要组织志愿者对独居老人定期探视,对长期不探视父母的人员,司法机关、城乡社区、子女所在单位应督促其改正。 “当然,最根本的是加快发展,实现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实现父母与子女就近生活,改善住房、交通、通信等基础条件,缩短看望探视的时空距离,增加家庭团聚机会。”张震宇说。 钱学明认为,未来主流养老模式应该是医养融合、养老机构进小区。这是一种符合我国文化传统的养老模式,也符合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样的模式,既能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养老服务,满足多种养老服务需求,也能适应我国家庭供养资源减少、养老功能弱化的现实。同时又可避免以前机构养老模式中,老年人需要远离家庭、离开熟悉环境的情况。 委员们呼吁,关爱老人,不仅是关爱今天的老年人,也是在关爱明天的自己。关爱老人,我们所获得的将会比关爱本身更多,甚至也是“高回报的投资”。社会给予老人一份爱,就是给予一个家庭“爱的支持”。 |
相关阅读:
- [ 02-11]福建省政协主席张昌平走访省总工会
- [ 02-10]福建省政协主席张昌平:维护妇女权益是妇联的重要职责
- [ 02-10]张昌平带领省政协党组成员走访省总工会
- [ 02-10]省政协张昌平主席一行到省妇联走访
- [ 02-09]张昌平走访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共同在政协舞台上展示作为和风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