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治霾60年仍任重道远
2014-02-11 07:58 张璐晶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责任编辑:林晨 陈瑜辉 |
分享到:
|
本刊联合中国清洁空气联盟共同发布《伦敦烟雾治理历程》,详解伦敦的治理经验并探讨对中国治霾启示。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璐晶|北京报道 “这一天,伦敦有雾,这场雾浓重而阴沉,有生命的伦敦眼睛刺痛,肺部郁闷,有生命的伦敦是一个浑身煤炱的幽灵……在城市边缘地带,雾是深黄色,靠里一点儿是棕色的,再靠里一点儿,棕色再深一些,再靠里,又再深一点儿,直到商业区的中心地带,雾是赭黑色的。”这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笔下的19世纪的伦敦。 19世纪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的英国伦敦,工厂产生大量废气,形成了极浓的灰黄色烟雾。20世纪50年代,“雾日”成为伦敦的常见景象。 1952年12月5日清晨,伦敦像往常一样覆盖着浓雾,市民们并未很在意。但很快,伦敦变成了云中楼阁,到处可以闻到浓雾的恼人气味,喉咙难受,开始咳嗽。 浓烟不断侵袭,公共汽车无法运行,一名试着开车的司机后来回忆:“煤灰的油烟像油漆一样挂在挡风玻璃上,都没办法擦掉。”渐渐地,全城的戏院、剧场和电影院都逐渐被浓雾所占领。这座工业之城的交通彻底瘫痪了,只有救护车停在路上,应付突发的情况。 伦敦的报纸起初只是关注大雾对人们衣食住行的影响,但医院开始传出这样不幸的消息,死亡人数越来越多。 英国官方数据显示,从12月5日起,短短一周时间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这起事件总共造成12000人死亡。 这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 因为这次沉痛的灾难,英国人民开始深刻反思。英国政府开始“重典治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治理效果。 今天的伦敦,已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城市”,空气质量有了极大改善,烟雾事件时期的首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下降了99%。 伦敦如何有效治理雾霾?《中国经济周刊》联合中国清洁空气联盟共同发布《伦敦烟雾治理历程》报告(下称“伦敦治理报告”),分阶段详解伦敦的治理经验并探讨其对中国治理雾霾的启示。 |
相关阅读:
- [ 02-07]痛下决心,只争朝夕
- [ 01-17]多地将治霾定为今年政府工作重点
- [ 01-14]福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治霾" 跨省市地界抓住灰霾
- [ 01-14]福建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治霾” 跨过省市地界“抓住”灰霾
- [ 01-09]治霾“军令状”别虎头蛇尾
- [ 01-06]治霾,城建需有度
- [ 12-27]科达机电6年10亿造治霾利器 叫好不叫座
- [ 12-19]“治霾战役”不能让油品质量拖后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