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回应“农民增产不增收”:要增加其收入预期
2014-01-24 11: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陈瑜辉 |
分享到:
|
中新网1月24日电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今日在回应“农民增产没增收”时表示,要增加农民收入的预期,调动农民积极性。要完善粮食重点品种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政策。近期国家要公布稻谷的最低收购价,也是给农民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让农民算算账,种粮有干头,有赚头。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今日就“切实抓好粮食生产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举行新闻发布会。 有媒体问及,平时我们说“粮食增产”,下一句往往就是“农民增收”。但是注意到今年在一些玉米主产区,农民增产了之后反而没有增收,粮种得越多反而越吃亏。在提升主产区和农民的积极性上,农业部门有什么新举措? 曾衍德表示,这里面包括两个问题:一个是主产区的积极性问题,一个是农民种粮积极性问题。 关于调动主产区的积极性问题,曾衍德指出,目前,全国75%以上的粮食产量、80%以上的商品粮、90%左右的粮食调出量都来自13个主产区。长期以来,粮食主产区财政经济状况比较紧张,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影响了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曾衍德称,解决这个问题,核心是利益调节。从新一轮政策看,着力加强的有三个字,一个是“加”,一个是“减”,一个是“建”。 从“加”来讲,就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奖补力度。中央财政从2005年开始,实施了产粮大县的财政奖励,去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达到320亿,比上年增加40亿元。 “减”,主要是减轻主产区财政负担。2011年已全面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同时降低基建投资配套比例。 “建”,就是要加强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今后的政策来看,我们着力研究的也是两个字,一是“补”,二是“联”。“补”,就是补偿主产区生产的商品粮,这一块需要系统设计,要科学测算,由中央财政、主销区、主产区共同承担;“联”,就是要建立主产区与主销区联动机制,鼓励主销区与主产区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区域合作关系,全面提高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曾衍德表示,关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问题,这是粮食生产根本性问题。抓粮食生产有“两怕”,“一怕”老天不帮忙,老是担惊受怕,抗灾救灾的任务非常重。“二怕”粮价不高,农民不愿种。这些年,国家每年出台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包括东北的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农民只有种粮划算才种粮,不划算就不种粮。国家释放价格信号,这是非常强烈的。 曾衍德指出,增加农民收入的预期,调动农民积极性非常关键。政策的取向就是要完善粮食重点品种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政策。这方面,今年国家已经公布了小麦的收购价,每斤提高了6分钱,达到了1.18元。近期国家还要公布稻谷的最低收购价,争取在春耕前发布,也是给农民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让农民算算账,种粮有干头,有赚头。 曾衍德进一步解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来,在东北大豆产区搞目标价格试点,这也是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农民种粮划算,这是一项新政策。再一个是继续完善补贴政策。国家有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种粮直补加上农资综合补贴,这四项去年是1673亿元,其中良种补贴226亿元、农机购置补贴217.5亿元、种粮直补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1078亿元。过去有皇粮国税,种粮是要交税的。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后,也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政策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
相关阅读:
- [ 10-26]中国农业部回应转基因大米动物试验:旨在科学研究
- [ 10-26]农业部回应转基因大米动物试验:旨在科研
- [ 01-25]农业部回应进口大米激增:数量有限 无碍粮食安全
- [ 05-18]农业部回应农药国标质疑:勿用一国标准否定别国
- [ 09-30]农业部回应三公经费高 称因工作点多面广
- [ 08-19]农业部回应“瘦肉精羊”:保持高压严防反弹
- [ 07-07]农业部回应:膨大剂西瓜可以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