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转基因产品上市须确保无副作用

2014-01-23 07:26  商西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刘玮 陈瑜辉  
分享到:

□对话

转基因水稻商业化还需研究

昨天国新办发布会后,陈锡文现场就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等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转基因产业化也会根据社会各方面的反应,中国人率先将转基因水稻商品化的可能性不大。

记者:2010年中央1号文件曾明确提出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今年文件只提到加强分子育种和生物技术开发,是不是国家在转基因产业化方面的政策更加慎重?

陈锡文:对,它也是要根据社会各方面的反应,你既然不接受,慢慢再看看,但是科研不能停,无非就是把它转为商品的过程更加严格,更多接受实践的检验。

记者:中国现有的两张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证书今年就将过期,在过期之前有没有可能实现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

陈锡文:具体的事儿是农业部在管,但据我所知,全世界转基因水稻都没有商品化,所以中国会不会去带头吃这个东西,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还要进一步研究。

记者:目前中国的种子市场外资占的份额有多少?种子安全堪忧吗?

陈锡文:是,有问题。这个品种不一样,蔬菜大概占四分之三左右,粮食上现在玉米有一点,别的还没有。一个种子不是你想弄就能弄出来的,转基因快一点,大家对转基因又不接受。

记者:转基因水稻世界上还没有商业化,中国也不可能商业化?

陈锡文:我觉得不大可能,还得研究。

-链接

“转基因”曾5次写入“1号文件”

本月19日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第11次把“1号文件”锁定在指导农村改革和发展上。

文件中没有直接提到转基因,但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提到要“加强以分子育种为重点的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一些观察就此揣测中央对转基因产业化的态度。

京华时报记者梳理2004年至今11份与农业相关的1号文件,发现“转基因”曾5次被写入文件,最早是2007年的1号文件提到“严格执行转基因食品、液态奶等农产品标识制度”,其中2007年至2010年的1号文件连续4年提到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技术。

2008年“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写入1号文件,2009年1号文件提到促进加大研发转基因新品种并促进产业化。2010年1号文件提出“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当时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给转基因这一品种改良途径的发展定基调。”

此后几年的1号文件没有再提及转基因品种产业化,2012年的1号文件提到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这一内容在今年的1号文件中没有出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