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国企车改第一拍":五粮液公车拍卖3003万背后

2014-01-17 13:42  侯大伟 陆文军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琼 陈瑜辉  
分享到:

新华网成都1月17日电 题:五粮液“惊人一拍”拍出了什么……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侯大伟、陆文军

343辆公车拍卖、2500元封顶补贴、1700多名省内外买家参与竞拍、全国各地媒体记者蜂拥而至……国企五粮液集团日前启动的公车改革,再次将人们目光聚集到国企“三公”消费上。

国企车改第一拍 拍出各方褒贬

2014年1月2日,五粮液集团委托四川省天意拍卖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2014年1月11日至14日,将对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和股份公司所属的约340辆公车进行拍卖,只保留约200辆必需的生产用车、生活用车、特种车和少数接待用车。

经过1700多名省内外买家4天的公开竞拍角逐,最终共有324辆车被顺利拍出,成交额3003万元。另外19辆车因手续或车况问题撤拍、流拍。

根据五粮液集团的车改方案,刚刚结束的公车拍卖还仅仅是该集团公车改革的第一步,春节之后还将继续启动其下属子公司的公车拍卖。取消配备公车的业务干部和集团高管分别将获得每个月不超过800至2500元用车补贴,并以实际票据为具体补贴依据,差额部分将由个人承担。

五粮液这一拍,引发的震动出人意料。很多人认为,“国企车改第一炮,五粮液带了好头。”湖北省政协常委、公车改革专家叶青认为,“一场拍卖一举两得:一是符合中央的要求,二是抢先试点。按目前全国车改的进度来看,轮到国企车改大概要一两年,但是五粮液主动做了,就应该肯定。”

然而,质疑之声也同样不绝于耳:仅五粮液一个企业就有300多辆公车拍卖,国企公车浪费有多少?企业公务用车为何配备豪华座驾?0.25万-48万元评估价是否低价处置国有资产?内部员工参与竞拍会否将改革演变为内享的饕餮盛宴……

五粮液集团一些高管和职工对记者说,虽然在改革前也想到会有舆论质疑,但确实没有想到会这么密集和猛烈。

五粮液这一拍到底震动了谁?

“尽管作为国有企业,这次车改显露出五粮液集团过去在公车消费中存在超配和浪费,但其主动而公开透明的改革勇气和决心值得肯定和赞赏,对五粮液来说都将是很大的节约,而且是长远的节约。”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员胡光伟说,只是对于那些今天仍然存在严重的三公浪费的国有企业、政府机关来说,五粮液的主动车改都如芒刺在背。

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刘献认为,五粮液车改把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歪风给“晒”了出来、改了下去,这是迟早的事,“国企本姓公,不能成为改革盲区。”

华东师大教授余南平说,去年底中央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要求,全国党政机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全国机关“最彻底”车改大幕陆续拉开,但在一些地方还阻力重重的时候,国企先有动作,实际上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国有‘老板’都不坐公车,公仆还怎么好意思‘车轮挥霍’呢?”

五粮液都“拍”了,央企何去何从?

据了解,五粮液此次公车改革,每年至少可以节约1500万元的养护成本。

1500万元,对于一个年销售达数百亿元的白酒行业翘楚来说,或许只是九牛一毛。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每一分钱都没有挥霍的理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时期国企改革作出了全面而具体的安排,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关键环节。

“机关公车近年来被‘双18’限住了,豪华高档的不多,但国企公车购置失去监管,而且企业往往还有很好的买好车的‘幌子’,比如企业形象、业务需要等,导致了老总想坐什么车,就敢买什么车,使用环节更加无从监督。五粮液公车问题都已经通过这次车改‘晒’出来了,其他国企的车辆奢侈浪费引人关注。”叶青说。

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马国贤说,国企公车泛滥,豪华奢侈成风,其实就是“病灶”,应该作为改革突破口,要通过有效立法让国企的账目更透明,让国企乱花钱的手得到监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