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报告预测会有更多企业家在反腐战役中倒下

2014-01-12 14:40  邱伟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徐家傲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南京市长落马带出多名商人、女商人丁书苗成为官员提款机……近日,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与中国青年报舆情监测室联合推出《2013中国企业家犯罪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和政府官员“伴生”犯罪,成为企业家犯罪的一大特点。

现象

经济犯罪成屡被触犯的雷区

根据研究报告的数据,过去一年内媒体报道的犯罪企业主共有357人,其中民营企业主占75%。与2011年、2012年相比,民营企业家涉及的犯罪案件处于明显提升状态。涉案企业仍是集中在经济发达省份,北京、广东、浙江和江苏四地曝光的企业家犯罪占全部案例的4成。经济发展程度与企业的数量成正比,其中蕴含的法律风险也成正比。

涉案企业家中,最年轻的国有企业家犯罪人年龄为32岁,最年轻的民营企业家犯罪人为27岁。年龄最大的国有企业家为73岁,年龄最大的民营企业家为67岁。在国有企业家犯罪中,受贿、贪污、挪用公款这老三样犯罪类型,仍是最常触犯的三大罪名。2012年、2013年统计的民营企业涉嫌罪名中前十位基本上都是经济犯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非法经营罪、合同诈骗罪、挪用资金罪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罪名,一直是民营企业家们屡屡触犯的雷区。

数字

犯罪企业家死刑数大幅减少

虽然犯罪数量在不断增加,但随着法律修改、社会宽容度的增大,刑罚的烈度也在不断降低。报告分析,以死刑为例,《刑法修正案(八)》大幅度地减少了企业家犯罪中常涉及的金融凭证诈骗罪、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等经济犯罪的死刑。

从统计数据看,近3年媒体报道的企业家死刑案例也在2012年、2013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死刑数量大幅减少,更多的是判处死缓或无期徒刑。

另一方面,随着刑事诉讼法对证据标准的提升和明确,很多民刑交叉案件由于证据标准不能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或者当事人双方进行了刑事和解,从而可以进行非罪化、轻刑化的处理,近3年涉案企业家被判5年以下轻刑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从21.43%上升到2013年的40%。

预测

权钱勾结 窝案串案持续高发

报告称,权钱勾结、窝案串案持续高发是2013年中国企业家犯罪的一大特征。一些企业为了生存与权力捆绑,导致了大量企业家犯罪表现出官商勾结的特征。2013年落马的省部级高官中,以江苏省南京市委原副书记、原市长季建业为例,受其牵连的就有江苏上市公司金螳螂老板、苏州首富朱兴良,吴中集团董事长朱天晓,苏州房地产女老总高琪等多名商人,地产商与主政者勾连,地产项目改变城市面貌,为季建业带来政绩,地产商则从中渔利。

报告认为,缺乏约束的权力,会形成集体腐败。中石油窝案和中国移动窝案被称为中国国企反腐史上最大的两起腐败窝案。这两家企业被视为国内最赚钱的企业,也可称为国内拥有垄断资源最强大的企业,但拥有这样先天优势的企业,却也是养成硕鼠最多的企业。

2013年的中石油反腐窝案,牵涉到两位集团副总、一位股份公司副总、一位总地质师和一位海外分公司总经理,并追溯到已经离任的原集团总经理,反腐力度堪称史无前例;而中国移动于2009年至2011年间,连续爆发腐败案,共有七八位高管落马,2013年又有多位管理人员在广东分公司落马。

另外在中储粮河南粮库贪腐窝案中,涉及110名官员,在河南的51个直属粮库中,就有26个直属库主任已经被立案查办。

报告分析,在未来5年内,随着中央反腐力度不断加强,贪腐官员的数量、级别将不断上升,官商勾结中的利益一方——企业家们也难逃其咎,无论是作为腐败案件的共犯、对合犯,还是作为经济犯罪的获益者,都在面临更加有效率、有数量的刑事追诉。因此未来5年间,企业家在成长过程中的原罪将不断被发现,犯罪数量仍将呈上升趋势,报告预测有更多的企业家“权贵”会在反腐战役中倒下。(记者 邱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