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救援,被困,突围——记者亲历"雪龙"号惊险细节

2014-01-05 18:42  张建松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1月3日,“雪龙”号停泊在南极浮冰区。当日,成功完成俄罗斯船52名被困人员的援救行动后,“雪龙”号在撤离这片密集浮冰区之际自身受阻。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新华网“雪龙”号1月4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 张建松)北京时间1月2日19时30分,我国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科考船在澳大利亚“南极光”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配合下,成功营救在南极遇险的俄罗斯籍“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船上的52名乘客。“雪龙”号船准备撤离浮冰区继续执行后续考察任务时,所在地区受强大气旋影响浮冰范围迅速扩大,造成“雪龙”号船及船上101名人员被困。

目前,已成功实施救援的“雪龙号”自身遭受浮冰围困,4日,“雪龙”号停泊在密集浮冰区,距离最近的清水区约21公里,船上101名人员安全,物资补给充足。为了保证船舶安全,“雪龙”号在浮冰中开辟了一条长约1公里的“破冰跑道”,等待天气有利时机,破冰突围。

从组织营救到撤回受阻再到组织突围,跟随考察队的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见证了整个过程。

“最高等级求救信号”

2013年12月25日,“雪龙”号正航行在南大洋海域,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前往罗斯海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凌晨5点50分,值班驾驶员突然接到澳大利亚海上搜救中心的电话:一艘载有74名人员的俄罗斯客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在南纬66度52分、东经144度19分的海域被浮冰困住,两座冰山正向船舶漂移,威胁船只及人员安全,情况危急。同时,“雪龙”号也收到了这艘俄罗斯客船发来的最高等级的海上求救信号。

俄罗斯客船遇险冰区有十成的浮冰,厚度在1-2米,是两年以上冰龄的多年冰,大浮冰的直径达到25-200米。

“雪龙”号船长王建忠接到消息后,立即指挥值班驾驶员将计划航线向东南方向调整,以十五节的最大航速,前往俄罗斯客船遇险地点。同时,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同意“雪龙”号前往俄罗斯客轮遇险地点对其进行救助。

“雪龙”号靠近俄罗斯客船的过程非常艰难。坚硬的大块浮冰铺满了海面,几乎看不到清水,浮冰最大厚度有3-4米,而且流速很快,“雪龙”号刚刚破冰开辟出清水道,浮冰很快就闭合起来。浮冰上还有厚厚的积雪,给“雪龙”号破冰又增加了难度。

从27日早上9点进入浮冰区到下午5点,“雪龙”号只能以一、两节的航速破冰前进。

瞬息万变的南极天气在2014年1月2日终于转晴。灿烂阳光照在白茫茫冰面,紫外线极强,分外耀眼。为了这种好天气,“雪龙”号整整等待了6天。自从2013年12月27日第一个赶到围困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这片密集浮冰区,“雪龙”号一直与俄罗斯被困船以及随后赶来救援的澳大利亚“南极光”号保持密切联系。

直升机组救援过程经历“惊魂一刻”

考察队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先派遣应急救援海冰工作组队员到俄、澳两艘船附近冰面实地勘察。海冰组先遣队除了携带冰雷达等探冰设备,还携带了二十多块长条木板,塞满了直升机的机舱。

可别小看这些普通的木板,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南极考察在海冰运输中的架桥铺路,都需要用木板减轻海冰表面积的压强。因此,每次考察队都会准备很多木板。没想到的是,这些木板在这次在海冰救援行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海冰厚度和强度满足直升机起降安全条件下,海冰组队员用木板搭建,一个直升机临时的悬停平台。

记者跟随海冰组先遣队乘坐“雪鹰12”直升机,从“雪龙”号上起飞到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附近冰面,然后到“南极光”号附近冰面。

随着直升机徐徐下降,坐在后舱的窗口向外望去,冰面上的雪被冻成了“雪晶”,虽然没有被吹起雪雾,但显然不足以承担直升机的重量。记者清楚地看到,直升机的左轮刚落下,就陷下去了一大半。驾驶员赶紧将直升机提起来,保持住平衡,悬停在冰面。

2日下午,“雪龙”号上的“雪鹰12”直升机飞行6架次,成功将被困的俄“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上所有52名乘客转移到澳大利亚“南极光”号破冰船上。

当最后一个飞行架次终于圆满完成,在“雪龙”号驾驶台的甚高频里,先后传来“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和“南极光”号的感谢,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感谢‘雪龙’号,我们已经完成了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救援工作。”

2日晚,直升机组的许多人都喝醉了。他们说,想起这一幕每个细节都非常后怕。在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期间,“雪鹰12”直升机的前辈“雪鹰”号在南极折戟,就是因为在冰面上降落时失去平衡,旋翼打在冰面上,瞬间造成了机身损毁。而如果高度旋转的旋翼风直接将木板吹起来,砸在了人的身上,后果也不堪设想……

成功完成俄罗斯船只被困人员的援救行动后,“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船长在第一时间给“雪龙”号船长发来感谢邮件,他说:“你们的合作是国际合作的典范,不仅体现了人类航海中的互助精神,也体现了《南极条约》精神。虽然我们船现在还很困难,但在你们救助精神的鼓舞下,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从冰封的南极摆脱困境。非常希望有机会能向你们当面言谢。”

救援成功后“雪龙号”受阻

然而,“雪龙”号3日在撤离这片密集浮冰区之际自身却受阻。记者看到,一夜之间,“雪龙”号右舷密集的浮冰区里,不知何时飘来了一座平顶大冰山,冰山长达一公里左右,还在不断向西北方向漂移,最近距离“雪龙”号仅1.2海里,横亘在“雪龙”号撤离路线的前方。

“雪龙”号船受阻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船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冒着极大风险,成功完成对遇险俄罗斯籍客轮的救援行动,为祖国和人民争得了荣誉,请向同志们致敬,并转达我对他们的诚挚慰问。习近平要求各有关方面协调配合,指导帮助他们脱困,确保人员安全。他表示,祖国人民同他们在一起,希望他们保重身体、坚定信心、沉着应对、科学施策,争取早日平安返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希望科考队沉着冷静应对,务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等待有利时机,积极稳妥设法突破海冰围困。

4日上午,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雪龙”号多功能厅召开了全体队员大会,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各级领导的重要批示,及时传达到每一位队员。全体队员倍受鼓舞、精神振奋。不少队员表示“信心倍增”。

4日,“雪龙”号停泊在密集浮冰区,距离最近的清水区约21公里,船上101名人员安全,物资补给充足,等待天气有利时机,破冰突围。

据有关部门会商,1月6日可能有一次天气和海冰变化过程,有望为“雪龙”号船脱困带来有利条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