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2月29日体育专电(记者王镜宇、吴振东)寒冬时节,黄浦江雾霾笼罩,姚明作为投资人的上海男篮俱乐部隐身在斜土路上一排不起眼的寻常院落之中。 给记者开门的是身高2米29的姚明。办公室布置简单,略显逼仄。临窗一桌一椅一台笔记本电脑,靠门两张沙发。寒暄过后,姚明聊起他的童年、他的梦想和他对未来的期待。 印象深刻的“第一次” 姚明生于1980年,那是改革开放刚起步的年代,在他儿时的记忆中有很多印象深刻的“第一次”。 8岁时,著名的美国哈林花式篮球队来沪访问,妈妈方凤娣带着还没开始练篮球的姚明第一次去看外国人打球。“那时觉得篮球更像是一部好玩、好笑的喜剧”。但姚明后来明白,哈林篮球队想要达到的目的是推广篮球,“用一种嘻哈的风格,用一种非常幽默的风格去阐释表演篮球的艺术。” 上世纪80年代末,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进入中国。同所有爱赶新潮的孩子一样,10岁的姚明在人民公园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终于第一次吃上了肯德基。 此外,姚明还记得,家里的第一台彩电是上海的金星牌;第一次乔迁之喜,搬进了一个相对大一点的房子,也是“很兴奋的”;上中学时,他有了第一块卡西欧电子表,大家对这块日本手表都很好奇。 1995年,中国篮球联赛改革起步,主客场赛大幕拉开。这年末,15岁的姚明被“特批”从上海青年队转入上海队,从“临时工”变成“正式工”。他记得,转正后头3个月收入加起来是832元。 姚明的父母就没赶上“好时候”,姚志源和方凤娣打篮球的年代,月工资才三十几块。“家里多了个劳动力,我感觉他们挺高兴的。”姚明说。 在上世纪80年代,走出国门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是件遥不可及的事情。父亲年轻时去英国比赛,在泰晤士河边拍了一张照片,让儿时的姚明印象深刻。 “我从小就梦想有一天,去英国也要在那儿拍一张照。”而这个心愿,竟到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才完成,姚明当时已经退役,是以电视台解说顾问的身份来到伦敦。 1997年,姚明到巴黎参加一个篮球训练营,这是他第一次出国。尽管从小被教育:“不要认为国外的月亮都是圆的”,但姚明坦言,出了国依然感觉什么都新鲜,“看到很多确实很精彩的东西。” 人生中的这些“第一次”,姚明觉得,无不与改革开放有关。 “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就是调动了人的积极性,人的劳动力、创造力得到了释放,使社会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姚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