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如果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你对过去一年的总体感受,你会选择什么? 时至岁末,各类年度字词评选结果纷纷出炉,“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周前,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央视网、北京语言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2013”在商务印书馆礼堂举行揭晓仪式。“房”、“正能量”当选国内年度字和年度词,“争”、“曼德拉”则当选为国际年度字和年度词。一同发布的还有“年度十大新词语”、“十大流行语”及“十大网络用语”,其中“土豪”一词在上述3项评选中均榜上有名。 就在此前2天,《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与此同时,由台湾《旺报》、厦门《海西晨报》与新浪网共同主办的“2013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于2013年12月18日在台北揭晓最终结果,“进”字当选“年度汉字”。而在由《联合报》等单位主办的“台湾2013代表字”评选中,“假”字获票选第一,据主办方称,反映出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渴望。 不仅如此,评选“年度汉字”之风还波及其他国家,今年日本的年度汉字是“轮”,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分别选择了“霾”和“涨”。伴随着一轮又一轮的讨论热潮,以关键字词来概括即将结束的一年,俨然成为一种潮流。 在中国,年度字词评选风潮经历了怎样的“从无到有”的过程?最终当选的字词又曾经过哪些博弈与考量?透过此类活动热闹非凡的表象,怎样才能真正彰显其文化价值、社会意义,而非沦为一场自娱自乐的游戏? 兴起 从“首秀”到“泛滥” 多年前,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周洪波就已经留意到周边国家进行的年度汉字评选活动。这类活动最早兴起于日本,自1995年开始,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每年面向全日本,征集一个代表性汉字,用以体现当年的世态民情。 当时,周洪波想,中国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是不是更应该做这样的事情呢? 他的这个念头,与时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的李宇明不谋而合。2004年起,由后者牵头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陆续设立五大分中心,由此国内也首次有了平面媒体、有声媒体、网络媒体等语言资料库。李宇明受访时曾说,每到年尾,人们都爱一起回忆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大事,所以他想以这一年大家喜欢用的字、词、流行语,总结这一年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和出现的新变化。 周洪波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典、字典,均是由一个个字、词组成,在他看来,由商务印书馆介入和参与以字词为主的文化活动,与自身的定位十分吻合。在2007年世界读书日那一天,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06”正式揭晓,这也是此类文化活动在国内的“首秀”。 与日本单用一个字来概括一年不同的是,“汉语盘点”从最初定下的基本样式就是各用一个字、一个词分别盘点中国和描述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十大网络用语”被陆续纳入到评选范畴之中。 从首届活动开始,“汉语盘点”每年都有上百万网友参与。商务印书馆总编室主任刘祚臣强调,活动的主体是网友,专家组的作用是为活动保驾护航,“不管是设计规则还是评议年度字词,专家的态度就是尊重网友意见。” 当“汉语盘点”还处于酝酿阶段时,以语文纠错为特点的《咬文嚼字》杂志社更多关注的还是年底发布的“十大语文差错”。在此之前,《咬文嚼字》曾发布“出版物中最容易出错的100个字”,引起很大反响,不少单位希望将这些易错的字打印出来,起到警示作用。但渐渐的,该刊执行主编黄安靖意识到,每年涌现的一些新词、新语,其实是生活中积极、明朗的新现象的缩影。于是到了2008年,“十大流行语”正式加盟《咬文嚼字绿皮书》,成为《咬文嚼字》杂志社年末出品的一道“例牌菜”。 自此之后,国内不同地区乃至行业纷纷举行类似活动,大有泛滥趋势。黄安靖说,“十大流行语”评选除了纯客观记录之外,从一开始就加入了价值判断,即考量字词是否符合语法、是否文明。而这个原则将他们今年的评选活动推上风口浪尖。 争议 “字母词”是现代汉语的一部分? 据悉,商务印书馆参与主办的“汉语盘点2013”中,参与“国内年度字”竞争的,除了最终胜出的“房”之外,还包括“梦”、“廉”、“霾”、“俭”、“新”、“民”、“燥”、“正”、“扶”。总编室主任刘祚臣认为,不论10个候选字当中的哪一个当选,都有其合理性,“因为不同的人对一年的感悟是不同的。” 从历年评选过程来看,候选字词的得票率经常是势均力敌、难分高下,但有的时候也会出现意外情况,即某个字、词高票当选。例如在去年“汉语盘点2012”活动中,“梦”字就一路领先,最后顺利成为年度汉字,一切几无悬念。事实上,“梦”并非2012全年热词,这个字的当选,与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的有关“中国梦”的重要讲话密切相关。刘祚臣说,网友对离得越近的事情印象越深,相似的例子还有成为今年“国际年度词”的“曼德拉”。 尽管网友是主角,但专家组起到的把关作用也不容忽视。据刘祚臣透露,专家们讨论得最激烈的,就是网友推荐的字词是否符合“规则”。2013年,“待我长发及腰”网上爆红,在“国内年度词”征集候选词汇时,多次被网友推荐。“这是今年很流行的一句话。”刘祚臣说,“但它并非一个词,因此专家评议时便将它排除了。” 此外,含有字母的词汇是否应该被纳入,也是专家们争议的热点。值得注意的是,“H7N9禽流感”一词在“汉语盘点2013”的“年度十大新词语”中成功上榜,而无论是2011年的“HOLD住”还是今年的“大V”,均被列入《咬文嚼字》选出的“十大流行语”。 参与了历届《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评选的语法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何伟渔在1995年时就曾撰文强调:“我们对于外来词的使用态度应该开放一些。”他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交际工具,在不影响交际的前提下,可慢慢接受字母词的使用。对此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汉语盘点”专家组成员雷颐表示认同:“‘H7N9禽流感’网友选中率很高,说明字母词也是现在汉语的一部分。” 与“汉语盘点”的字词来自网友推选不同的是,“十大流行语”的评选对象来源于杂志各地的监测站以及一些高校教师的推荐列表。对于后者来说,专家意见似乎占据了更主要的位置,包括各条流行语的排序,也成了一门“学问”。 何伟渔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位居今年和去年“十大流行语”首位的“中国梦”、“正能量”,均是在专家讨论时直接确定的,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排在末位的词则具有了一种预测未来流行趋势的功能。“去年末,我们发现纸媒上出现了‘接地气’一词,我们说这个词很好,可以用,所以它被排在了去年流行语的末位。后来果然这个词在纸媒上的出现频率很高。今年排在末位的‘点赞’也是如此。” 展望 “娱乐”也需要学术眼光 如果说年度字词的评选是“汉语盘点”活动的“主菜”的话,那么在周洪波看来,“年度十大新词语”等另外3个榜单就是“配菜”,两者缺一不可。“配菜既能体现鲜活的语言生活,也能反映出一年来网友各种心态情绪的流露。” 事实上,今年的“汉语盘点”中,在网友推荐和专家筛选两个环节里,“梦”、“廉”、“霾”在“年度国内字”的竞逐过程中夺标呼声很高,但到了网友投票阶段,“房”字后来居上,实现赶超。不过也有人对此持质疑态度,认为房子问题在我国连续多年都不会是一件新鲜事,“房”字的当选与2013这个时间点不存在特殊关联。 有专家分析,对“霾”更感兴趣的是物质基础较为殷实的高端人士,而普通老百姓更关注物价、住房、医疗等问题。对于“房”字的夺魁,刘祚臣认为,可能因为网友中年轻人居多,大家对房子问题切身体会更深。 无论是“汉语盘点”还是“十大流行语”,评选结果的公开必然伴随争议。早在今年11月,“汉语盘点2013”候选字词揭晓时,就有网友对“土豪”等网络热词的入围表示坚决反对,有人甚至创作微博称“孔子被气到吐血”。而针对《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的争议更多集中在“小伙伴”、“喜大普奔”等热词的落选上。该刊编辑部曾特意作出澄清,称因这些词不符合“合法度”和“文明度”这两个评选标准。但紧随而来的,是网络针对“评选门槛过高”的质疑。 在语法专家何伟渔看来,争议未尝不可。“有争议说明关注度高,而且有争议我们才能有改进的空间。” 时至今日,每逢年末,各类年度字词的评选纷纷登场,已成为国内文化领域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山西、江西、湖南等省份以及厦门、南京、重庆等城市均开展了年度字词评选。有意思的是,金融地产业似乎对此项活动情有独钟,对冲基金也在近日评出了行业年度汉字——“势”。 “汉语盘点”专家组成员雷颐认为:“通过这些字词,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一年里,哪些热点问题进入了公众视野,哪些新词语又进入了现代汉语。”“当然究竟哪些能最终沉淀下来,哪些会被淘汰,还需假以时日。”同时,他也表示,不排除一些评选活动带有游戏性质。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周洪波则表示,其实“汉语盘点”一开始就强调不要太严肃,“可以说是一种娱乐活动,也可以说是为了普及语言。”但他强调,这背后一定要有学术的眼光。他介绍说,目前专家组在评选活动中起到两大作用,一个是甄别,一个是解读,这些工作都是很见功力的。 周洪波也希望此类活动能具有更浓的学术色彩。他有个愿想,10年后,可以做一个有关“汉语盘点”的学术研讨会,届时出席的不仅仅是语言学者,还要有文化学者、传媒学者等等,“把这个话题作为文化现象来进行研讨。”专题撰文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刘长欣 实习生 岳汀 |
相关阅读:
- [ 12-25]闽南语——汉语的活化石 清源山冬日绿韵
- [ 12-14]央视将向全球推介厦门旅游 《快乐汉语》明年1月播出
- [ 12-14]孟加拉国首本三语汉语本土教材发布
- [ 12-16]汉语国际传播影响渐显 专家:事关国家安全战略
- [ 12-20]“汉语盘点2013”揭晓 “房”字当选年度汉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