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工信部部长苗圩:化解产能过剩痼疾要迈过三道坎

2013-12-19 19:31  刘菊花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李艳  
分享到:

化解产能过剩痼疾要迈过三道坎——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19日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化解产能过剩痼疾必须破除的三道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强化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

市场: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产能过剩既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也有产业和市场内在规律因素,但根本原因还是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苗圩说。

在我国现行税制和政绩考核制度下,各地青睐两高一资等GDP和税收收入贡献较高行业的投资,客观上造成一些行业产能膨胀。而在现行投资审批核准制度下,政府对企业投资干预过多,甚至出现违规审批情况,增加了市场交易成本,扭曲了企业决策行为。

此外,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有关节能环保法律规定的惩罚力度不足,土地、能源、资源等要素成本没有完全内化为企业生产成本,难以对企业退出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同时,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无法满足企业退出有关产权交易和产权重组的需要。部分税收减免、补贴等优惠政策,容易诱发企业盲目投资冲动,也弱化了企业主动退出的意愿。

苗圩认为,化解产能过剩,必须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凡是市场和企业能决定的都交给市场和企业。“政府对产能进行科学引导,要防止在抑制产能过剩问题上一刀切,要疏堵结合,既考虑产能调整全局,又要顾及地方资源优势和发展经济的合理诉求,通过先进产能置换等方式逐步推动,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标准:强化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政府要强化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要严惩重罚。

当前,我国产能过剩行业基本上是原材料型、高能耗型行业。2012年,粗钢、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行业产能利用率均低于75%,加之大量在建和拟建项目,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仍在加剧。

苗圩透露,我国将进一步修改完善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同时加强对工业企业执行环保、安全等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专项监督检查,建立协调统一的管理体系。

“技术手段方面,将进一步完善节能环保标准,重点强化‘两高一资’行业能耗、水耗、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土地、安全等硬性约束指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苗圩说。

创新: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创造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还必须充分依靠企业自身,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提升有效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从根本上化解过剩产能、提高产业整体素质。”苗圩说。

我国产能过剩的一大特点是总量过剩与结构性过剩并存。以钢铁、平板玻璃、造船等行业为例,主要是低端产能过剩,而高端产能不足。2012年我国进口钢材1366万吨,特别是用于大型及超大型变压器、高档汽车、高档家电、风电、核电等高端装备制造的钢材还需要大量进口。

苗圩透露,明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对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节能和环保改造、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有市场需求的项目继续给予支持。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和改进服务等,使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企业不断改进管理,提高自身适应市场的能力,用差异化策略寻找新的机会,避免盲目扩张、盲目经营的行为。(记者 刘菊花)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