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事后专家也指出,当消防装备的局限遭遇高层建筑的火情,现阶段技术手段的无力不可避免,消除安全风险的途径,似乎只能靠日常防范。2010年11月16日,时任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朱利平谈及此次火灾的原因时,就提到大楼内部存在多处安全隐患,而大楼外部的违规施工更助推了这起罕见大火的发生。 李进: 这些材料它的阻燃性,它着火以后地发烟、毒性,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正是由于这些装饰材料带来的隐患或者没有按照技术标准严格控制这种技术参数来生产。 解说: 然而,这座高楼在消防上的内忧外患并不是孤例。事发后,上海很多高层小区,都被报出无消防设施或消防设施被紧锁遮挡的问题。而高层住宅的隐患在所有城市都存在,根据2010年数据,我国高层建筑已超过162000多座,其中不乏数百米之高的摩天大厦。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防火与区划委员会委员 胡斌: 就拿我们所接触的一些实际项目来讲,基本上都在十层、二十层以上的公建和住宅类项目。这种项目已经成为设计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解说: 但是,很多城市消防装备的救援高度,却十分有限。世界最先进的消防云梯,最高也不过百米初头。 评论员: 30多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使中国的很多城市实实在在的变成钢筋水泥的森林。咱就不要说上海等等这样一些商业城市。先看北京一个数据,北京市高度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已经有120余栋。还不要忘了武汉、长沙、包括上海都在轮流有世界头几名高楼的竞争。 北京市最高云梯消防车101米,但是超过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是120多栋。这么一看,还有超过100米的云梯,但是我们再来看一个细节。广州市现有高层建筑9000多栋。目前广州共有举高消防车41辆,最高的是78米云梯车,但是由于该车长度为16.5米,工作半径是为10米,全市绝大部分的道路都不适用。这可是两年前广州市公安消防局局长张小宏说的。全市绝大部分的道路都不实用。即便有,它都没有办法用。 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有心里抚慰的作用,现在中的时候,往往派不出用场,即使派有的时候也是遇到它能通过,能工作的半径才可能。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一方面中国在长高,另外一方面谁能保障部发生火灾呢?继续连线蔡芸教授,蔡教授你好。 蔡芸: 你好。 评论员: 你看中国的楼越盖越高,可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各种的因素决定了即便有一定高度的消防云梯,也很难够的着,这似乎难解了怎么办? 蔡芸: 这个问题我这样看,经济发展是在不断的发展,高层建筑业是在不断的建设。尤其是超高层建筑也是在不断的涌现,这本身是各城市经济实力的体现。可是在建设这些建筑的时候,消防装备的力量没有完全跟上,也没有跟经济发展同步。主要是消防资金比较短缺,消防车的总量和性能都不能达到相关的要求。这都成为抑制消防部队扑救高层火灾和一些难险火灾的一些瓶颈和难题,所以说消防装备的建设应该和地方经济发展相一致。在经济发达地方除了满足国家规定的配置以外,还应该加大特勤装备的建设。适应灭火救援的需要,在城市规划和道路方面建设方面,同样也应该同期的跟上,以满足消防扑救的需要。 评论员: 蔡芸教授,大家会有一看法,如果多几台超过100米的云梯,高楼着火就不怕了,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误区。 蔡芸: 是的,因为对于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讲,当它发生火灾的时候,仅仅是依靠外部的消防力量去救援也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因为对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来讲,它的建筑一旦发生火灾,还是应该立足于自防自救。比如说几百高的建筑依靠外部灭火肯定是不现实的。那么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必须满足规范的要求,在自动灭火设施,自动报警、消防拴设置、供水能力保障等方面都应该满足相关要求。要做到早发现,早扑灭火灾,把火灾,扑灭在初级的状态,这是一个。再一个对于高层建筑它的消防设施,仅仅是设置了,还是不能达到要求,在后期的维护管理上也是非常重要,如果设计了以后,不能够给予比较好的维护和管理,那么当真正发生灾难的时候,这些设施还是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评论员: 非常感谢蔡芸教授给我们带来的解读。同时再要加上两条,在高楼里工作的人,也应该是由高楼的负责人每年定期有一两次真正的消防演习。假如遇到了这样的大火,人们怎么应该自处,怎样处置、怎样逃生,没有这样的日常常识,仅靠云梯增高了,其实是毫无作用的。 另外还有一点,全国600多座城市,市长们应该以这次广州建业大厦着火当一面镜子,好好照照自己的城市,不能满足自己的城市不断的在长高,有一种表面上的幸福,另外一方面它是不是也是隐患?我们周围的很多的消防的环境等等做的怎么样?否则的话,今天是广州,明天悲剧可能还会在其它的地方发生。 |
相关阅读:
- [ 12-18]有“烂尾楼”“烂尾城”更应有“烂尾官”
- [ 12-17]建业大厦烂尾楼18年 未经消防验收就敢出租吗?
- [ 12-16]广州25层烂尾楼突发大火 部分楼层被业主作仓库出租
- [ 12-16]广州25层烂尾楼大火
- [ 12-16]广州25层烂尾楼突发大火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