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科技 > 正文

嫦娥三号今受"落月"考验 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

2013-12-14 07:30:24 姚培硕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12月14日电(记者姚培硕)嫦娥三号探测器今日将接受“落月”考验,以软着陆的方式登陆月球。届时,中国将成为美国和前苏联之后全球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备受期待的“玉兔号”月球车也将正式开启月表探秘之旅。

嫦娥三号接受“落月”考验 将进行两次悬停

据悉,嫦娥三号预计14日21时40分落月,具体时间或因轨道而有所偏差。此次落月地点选择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为了在既定时间、既定地点准确着陆,嫦娥三号已在环月轨道绕月飞行了8天左右的时间。

“为了能在高温到来前完成月球车与着陆器的分离,嫦娥三号必须在月球的上午着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究员杨宇光解释称,这8天中,嫦娥三号可不会“闲”着,得完成充电、变轨等动作,所涉及轨道测量、参数复算、飞行指令发送等等,都是精度要求高并且耗时的工作。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嫦娥三号”无法依靠降落伞着陆,只能靠着陆器上的反推力发动机完成减速、悬停等一系列动作。据了解,嫦娥三号主发动机是目前中国航天器上最大推力的发动机,能够产生从1500牛到7500牛的可调节推力,进而对嫦娥三号实现精准控制。

“嫦娥三号”将在近月点15公里处以抛物线下降,相对速度从每秒1.7公里逐渐降为零。据悉,整个过程主要靠探测器自主完成,人工干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在这个时间段内测控都跟不上了,判断然后上去执行根本来不及,只能事先把程序都设定好”,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谭梅表示。

在距月面100米处时,探测器要进行短暂的悬停,扫描月面地形,避开障碍物,寻找着陆点。“如果下面有个大坑,需要挪个地方,它就会自己平移,等照相机告诉它地面平了,才会降落”。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介绍。

之后,嫦娥三号在反推火箭的作用下继续慢慢下降,直到离月面4米高时再度悬停。此时,关掉反冲发动机,探测器实施自由下落。由于探测器具备着陆缓冲机构,几个腿都有弹性,落地时不至于摔坏。

“从15公里开始下降,要在短短的几百秒之内安全降落到月面预选着陆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考验。“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

据悉,迄今为止,全球已进行129次月球探测活动,成功或基本成功66次、失败63次,成功率仅51%。目前,全球仅有美国、前苏联成功实施了13次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

“玉兔号”开启首次探秘之旅 将永留月球

嫦娥三号安全降落以后,“玉兔号”月球车将驶离着陆器,在月面进行3个月的科学勘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原地探测。自此,这部“嫦娥奔月”的主角将正式开启月表探秘之路。

在执行任务期间,“玉兔号”将在月球表面自主“行走”巡视探测,对月表进行三维光学成像、红外光谱分析。此外,还将开展月壤厚度和结构科学探测,对月表物质主要元素进行现场分析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部长赵小津指出,严格意义上说,月球车并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长着轮子能够适应恶劣空间环境,并开展空间科学探测的航天器,是一个低功耗、高智能的机器人。

据悉,“玉兔号”的巡游范围可达5平方公里。它以太阳能为能源,具备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并可耐受300摄氏度的温差。

月球车上除了各种照相机、红外光谱仪和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外,还在车底安装了雷达,将探测月球地表以下100米左右深度的地下结构。有专家指出,这是前人从未做过的,将对月球次表层探测作出贡献。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介绍,月球车能完全自主导航,在月亮上可以根据照相机拍到的四周情况,自己决定该走哪条路;可以自主避障,前面有大石头挡住了,知道怎么避开障碍;还可以自动上坡下坡,能走它就走,走不过去就绕着走。

当然,月球车在月面“行走”也是存在风险的。据了解,月壤细粒会大量扬起,形成月尘,一旦附着很难清除。月尘可能引起月球车很多故障,包括机械结构卡死、密封机构失效、光学系统灵敏度下降等。

据了解,着陆器的设计寿命是一年,月球车则只有3个月。它们将在完成任务后永远留在月球。“它们工作过后,没有打算拿回来,也不可能把它们拿回来,设计时没这样考虑。寿命时间过后,就看它的生存能力。”吴伟仁表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