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曾言:在狱中生活的精神支柱来自中国
2013-12-07 07:39 熊争艳、白洁、侯丽军、梁淋淋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晨 黄晓夏 |
分享到:
|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再度升起。” 6日,地处闹市的南非驻华使馆,两条暗红色横幅和曼德拉的大幅遗像格外引人注目。 北京时间6日凌晨,95岁的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在约翰内斯堡逝世。 万里之遥的北京,从中国领导人到普通民众,从这个城市的四面八方,来到南非驻华使馆,最后送别这位结束了种族隔离制度、塑造了新南非的伟人。 “请不要用闪光灯” 1994年,中国外交官王学贤第一次见到曼德拉。这位身板笔直的老人,作为南非第一位民选总统,在联合国发表演讲。令王学贤诧异的是,演讲后曼德拉与各国代表会见时,工作人员提醒,拍照不可以用闪光灯。 1998年,王学贤成为中国首任驻南非大使。这时他才知道,罗本岛18年的牢狱生活损害了曼德拉的眼睛,使他对灯光非常敏感。 6日清晨,王学贤从电视新闻中听到,老朋友曼德拉走了。 “意料之中,毕竟他受病痛折磨多年,但我还是很难过,很难过。”王学贤语速缓慢。“他驾着南非的彩虹,走完了他的漫漫自由路。” 王学贤最后一次见到曼德拉是12年前,离任前的辞行拜会。 “曼德拉问我:回北京后干什么?我说会过一种闲云野鹤的生活。”王学贤说。 曼德拉反问:“你知道退休以后最难受的是什么?” “不知道,请赐教。”王学贤答。 曼德拉说:“是第二天醒来不知道要干什么。” 时隔多年,王学贤仍忘不了当时曼德拉身后的那幅画。画上,曼德拉背着整个非洲,双手反抱,非洲大陆也伸出双手,搂住曼德拉的脖子。标题是let go(放手吧)! “这幅画实在是太贴切了,是曼德拉与非洲之间极其深切、牢固关系的写照。”王学贤说。 曼德拉与中国也有很深的渊源。 “曼德拉说,他对中国心仪已久,很想去看看那块伟大的土地和人民。”钱其琛在其著作《外交十记》里说。 1992年10月,在获得自由两年多后,曼德拉访华成行。“接待规格之高,如同接待国家元首。”钱其琛回忆,归国前,曼德拉在北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对自己所受到的真诚欢迎和高规格的接待,深为感动。 “466/64,我至今珍藏着这件T恤” 2011年,曼德拉93岁生日前夕,中国记者裴广江踏访了曼德拉的家乡——南非东开普省古努镇。 那里圆形的草房随处可见,通往曼德拉出生地姆韦佐村的道路依旧坑坑洼洼。“除了那座位于古努镇的曼德拉博物馆,他的家乡至今并未因他而得到政府过多关照。”裴广江说。 同样在南非常驻过的新华社记者袁晔,有幸与曼德拉比邻而居,并多次与他面对面。 在袁晔看来,曼德拉的家与周围住户没什么差别:一栋两层小楼,安静的院落内外鲜花吐艳。唯一不同的是他家门口有24小时保安。 袁晔也曾寻访孤悬于大西洋的罗本岛监狱。关押曼德拉的牢房是一间不足4.5平米的狭小单间,一张小饭桌、一个马桶和一条铺在地上的破旧毯子还摆在原处。 曼德拉的服刑编号是466/64,他是1964年到达罗本岛的第466位囚犯。在普通人看来,这种给自己带来无尽屈辱和伤害的记号能早点忘掉才好,但曼德拉做出了相反的选择。从总统职位退下后,他以此号码发起抗击艾滋病46664慈善运动,通过举行大型音乐会和教育活动,帮助南非人抵御艾滋病的威胁。 至今,袁晔还珍藏着一件印有466/64的黑色T恤,是曼德拉基金会送给记者作为留念的。 曼德拉首次访华时,新华社摄影记者刘建生全程报道,定格了曼德拉在北京大学获名誉博士学位的瞬间,也记录下曼德拉在八达岭长城与中国青年的交谈。 “曼德拉喜欢和中国人聊红军长征。” 刘建生说,曼德拉视长征精神为全人类的财富,熟悉中国革命历史,对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的革命之路非常钦佩。 曼德拉在牢房里坚持看《毛泽东选集》(英文版),不时比较和思索南非、非洲大陆的民族解放和中国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曼德拉曾说:“我在罗本岛狱中生活的精神支柱来自中国!” 一束白菊,一个中国结,一个深深的鞠躬……人们陆陆续续来到南非驻华使馆,献上自己的悼念和哀思。(记者:熊争艳、白洁、侯丽军、梁淋淋) |
相关阅读:
- [ 12-06]李源潮赴南非驻华使馆吊唁曼德拉逝世
- [ 12-06]法国非洲峰会开幕 各国领导人为曼德拉默哀
- [ 12-06]外交部就曼德拉逝世、东海防空识别区等答问实录
- [ 12-06]杨洁篪就南非前总统曼德拉逝世表示哀悼
- [ 12-06]金融时报:曼德拉留给世人的丰厚遗产
- [ 12-06]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赞曼德拉心胸宽广 有亲和力
- [ 12-06]外交部:中国领导人将出席曼德拉吊唁活动
- [ 12-06]外交部:中国领导人将出席曼德拉吊唁活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