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北京晨报:人教社的错该怎么认?

2013-12-05 13:59  孙蕉雨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姜伯静

延伸

教科书一定要“最权威”吗

郑州这位教师,甘当教科书的“啄木鸟”,锲而不舍地寻找错误,为孩子们净化教科书,令人钦佩;勇于承认错误,虚心接受批评,并表示向包括孩子们在内的所有人道歉,人民教育出版社也令人敬佩,至少,我很赞成他们的做法。

在多数网友看来,教科书应当完美无缺,否则,就会误导孩子。应该说,这是较为主流的观点。不过,笔者对此并不完全赞同——教科书不必做完美无缺的“最权威”。大家都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教科书也是如此,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难保教科书的编审没有遗漏之处。再者,古语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如果教科书没有错别字,没有错误的标点,没有错误的语法,没有错误的常识,一切都是那么完美无缺,不可挑战,那么,这样的教科书能培养出敢于质疑的人才吗?值得商榷。

有人担忧,教科书上的错误或将误导学生。窃以为,这样的担忧大可不必有。就像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把“沐浴”写成了“沭浴”,一“点”之差,固然谬之千里,但是,有多少学生是因为教科书上的误导把“沐浴”写成了错别字?可以说,少之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现在,我倒有个奇怪的想法,教科书不妨故意设置一些错误,让全国的小学生来做“啄木鸟”,找到这些错误,出版社再给首个找到错误的孩子一个小礼物,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敢于质疑精神的培养。

从某个角度看,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就是把一个个问号拉直,成了感叹号。一本完美无缺的教科书,无法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思想火花,当学生对教科书唯有崇拜,而不敢质疑时,那何尝不是教育的一种悲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