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改革:解决土地财政膨胀 管住政府“闲不住的手”
2013-12-05 09:33:39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陈玮 黄晓夏 |
分享到:
|
让政府的钱袋子“稳”下来 在政府“钱袋子”收入的诸多来源中,依法征收的地方税几乎是唯一的稳定来源,也理应成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税收来源不断缩小,而事项支出却不断增加,导致的后果就是地方政府在收入方面过多依赖非税手段,如转移支付、举债、收费等等,产生一系列弊端,地方债务膨胀就是表象之一。“钱袋子不鼓没法办事”,在地方缺乏自主稳定收入的情况下,土地财政、城市投融资平台……一个个财政扩张工具伴随着地方政府“钱袋子”在负债红线上奔跑。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正是对上述问题的正视与解决。通过重整税制,地方政府有望获得自主稳定的收入来源,这将对遏制地方财政乱象起到有力作用。 地方债务危机背后的税收之困 湖北某县财政局王局长告诉半月谈记者,每年县里都会有很多任务下达给他们,要求筹集多少资金,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要求他们予以解决。但他们手里可控的资金又有限,无奈之下,只有举债。以前是向银行举债,现在是向社会举债。 “目前我们的偿债能力可以说很低,而债务却在一直增长,就怕总有一天会崩溃。”王局长对此忧心忡忡,“因为政府债务积累多、时间长,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起诉。” 广西一名官员坦言当地“钱袋子”一靠土地出让金收入,二靠政府投融资平台。据他透露,近年来该市先后设立了城市投资建设发展公司、建设投资开发公司、新城投资开发公司等多家投融资平台。“截至2011年,城投公司银行负债就超过了100亿元,其他几家公司负债也接近这个水平。由于政府投资平台的相关债务是计入财政负债,政府负债水平不断攀升,到2012年下半年市财政负债水平已经超过90%。” 谈到地方财政紧张状况时,许多基层干部指出,地方税收的缩小是根源之一。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税收重心向中央财政倾斜,国家陆续进行了多次微调。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刚性民生支出种类的扩展和总量的不断加大,基层政府面对的是不断加大的事权和逐年攀升的支出压力,地方财力日益捉襟见肘。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财政局纪检组长黄乃盛说:“合浦县是农业大县,财政穷县,以前有农业税,包括特产税4000多万元收入。农业税取消以后,县财政更加困难了。”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地税局副局长常占青说:“从这几年来看,地税收入不少转成国税,而且分配比例上也向中央倾斜。未来‘营改增’要在全国推开,或许对我们还会有影响。” 黑龙江七台河市国税局干部仁慧丽更是以结构性减税算了一笔账。她说,从2010年到2012年七台河市进行结构性减税,共减少税收逾9亿元,扣除上缴国家部分,地方财政收入减少逾2亿元,相当于一年国税收入留存地方的税收总额。 除了税收减少,现行税收体制也存在考核制度不合理等弊端。记者在调查中甚至发现,部分基层政府和税收部门迫于考核压力,不惜采取征收“过头税”、“招商引税”等“非常规”手段创收。 税制改革有利于稳定地方政府收入来源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税制改革做出了具体部署,既涉及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房地产税等专业税种,更涉及“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完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等结构性安排。其中许多措施都有利于完善地方税体系,为地方政府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 一些生态功能区的干部群众建议,国家应继续完善公益补偿机制,保护生态,同时应开征环境保护税,突出“绿色GDP”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些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地方政府则对资源税改革充满期待。对于安徽淮北市这样的资源型城市而言,能否在资源税征收上有所突破,对当地财政盘子大小举足轻重。 “希望能加快资源税改革,尽快从计量征收变成计价征收。”淮北市财政局总会计师叶卫平说,当地政府以每吨2元征收煤炭资源税,该税种收入归地方。但是,这种计量征收的方式,与煤炭价格波动无关,以前煤炭每吨300元的时候征收2元,煤价升高到每吨1000多元的时候,还是按照2元征收,地方所能征收税收体量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如果能改为按照销售额的百分比来进行征收,对地方而言更为划算。在改变征收模式的同时,不能仅仅关注地方税收是否增加,还必须避免给企业增加税负,这就需要由中央层面统筹协调,才能实现目标。” 与此同时,还有必要对征税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对此,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指出,税收将不再是预算确定的任务,而是转为预期目标。这意味着税务机关将按照法律法规征税,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多收或少收。这无疑有利于减轻地方政府的税收考核压力,根治“引税”、“买税”等乱象。 稳住政府“钱袋子”同时更要确保中国经济活力 财税改革涉及多方关系。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财税实际上一头连着政府的钱袋子,另一头连着老百姓的钱袋子,财税是两个钱袋子之间的桥梁、纽带。显然,这两个钱袋子要有一个平衡。 “按照经济学上的‘拉弗曲线’,一国的实际税负一旦超过33%,一定会降低该国的经济活力,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做事了。”中国税务学会学术委员、四川大学经济学教授李航星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视为新一轮税改的启动,总体目标是要在保证政府税源稳定的基础上,确保中国经济活力。” 对此,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室主任杨志勇建议,未来新培育的地方税种多属新开征或提高征税水平,基本都是加税措施,而结构性减税、为经济运行减负才是当下税收改革的主题,短期内不宜大幅加税。所以除了推进地方独有税种外,还可对目前中央地方共享税种进行进一步完善,提高共享税种的地方分成比例,可以较快见效地解决地方财力问题。 |
相关阅读:
- [ 11-25]专家谈财税改革:消费税扩围会增加高收入人群税负
- [ 11-18]财税改革三路并进全面铺开 房产税或明年扩大试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