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科技 > 正文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托举中国航天新高度

2013-12-02 17:43  李宣良、张晓霞、陈秋均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托举中国航天新高度——记成功实施嫦娥三号发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12月2日1时30分,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新华社记者李刚 摄

新华网西昌12月2日电(李宣良、张晓霞、陈秋均)群山颤动,大地轰鸣,长征三号乙火箭拔地而起,直刺苍穹……

12月2日凌晨,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奔向月球。

这已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第三次发射嫦娥探月卫星。中心组建43年来,承担了83次卫星发射任务,占中国航天发射总数的45%,一次次托举起中国航天新高度。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着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月球探测器、北斗卫星组网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是中国唯一使用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发射高轨卫星的发射场。

中心党委书记孙保卫介绍,中心始终以“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为奋斗目标,不断满足中国航天事业新需求,先后实现了从发射单一型号火箭到发射多种型号火箭,从单射向发射到多射向发射,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到发射多轨道航天器,从发射国内卫星到发射国际商业卫星,从每年最多4次发射到年发射能力达到10颗以上,从近控测试发射到远控组织指挥,从产品应用到核心科研成果自主研发七大跃升,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首次发射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卫星、国际商务卫星、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北斗导航卫星、月球探测器、中继测控卫星,首次承担整星整箭出口发射任务,第一次成功组织低温燃料泄出并再次实施加注发射等多个第一,跃居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场之列。

中国所有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从这里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轨道高,发射技术难度大。卫星要到达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必须经过多次变轨,末级火箭要启动两次,程序比较复杂。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中心成功将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送入太空。此后,中心成功将50颗通信卫星送入太空,中国航天高轨道卫星发射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5颗国际商业卫星从这里腾飞。1984年11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发射外星最多的航天发射场。要在国际航天市场站稳脚跟,就必须真正与世界航天接轨。西昌航天人自加压力、自找差距,从人才、技术、管理、设备设施、测试流程等各环节全方位提升中心试验能力。中心积极实施对外合作战略,向国际市场推出了“长征火箭+欧洲卫星”的组合,成功将9个国家和地区的25颗外星送入太空,为奠定中国航天大国地位作出了贡献。

北斗导航系列卫星从这里升空。进入21世纪,卫星导航定位服务成为各航天大国争相发展的空间应用领域。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乘势而上,加快了发展步伐。2000年10月31日,中心成功发射我国首颗北斗导航卫星,截止到2012年10月25日,已成功将系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迈出了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重要一步。

在大凉山深处,西昌航天人几十年如一日,传承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团结奉献的西昌航天精神,创造出一个个惊天动地的航天奇迹,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集体和英模人物。

有这样一份统计数据:中心长期奋战在任务一线的已婚工作人员,两地分居的比例高达80%;为备战嫦娥三号任务,科研人员无数个双休日变成工作日,“黄金周”变成“工作周”,先后有20余人推迟婚假、130余人放弃休假、260余人带病坚持工作,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西昌航天人在用青春、智慧乃至生命铸就西昌航天精神的同时,培养了一支能够解决重大问题、有重大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科技专家队伍,一支专业技术过硬、一专多能的操作手队伍,一支精通发射试验指挥、能驾驭复杂局面的指挥员队伍,一支紧跟现代后勤管理发展步伐、应急处突能力强的勤务保障队伍。

西昌航天人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积蓄强大力量,朝着更高、更远的深空进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