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国家卫计委:医改将更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2013-11-29 17:57  李莹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徐家傲 徐家傲  
分享到:

新华网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 李莹)医改的话题一直深受公众关心。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对医改相关改革方向提出了要求。医改将怎样更好的往前走?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国务院医改办政策组负责人傅卫29日参加网站在线访谈时表示,从四年多的改革实践来说,深化医改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效。

傅卫介绍,2009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同时提出到2020年医改的改革目标。2013年3月,国务院制定了“十二五”期间的医改规划,明确了未来四年医改的规划目标,突出了三项重点任务,要加快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同时也要统筹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才队伍建设、卫生信息化建设、社会力量办医等配套改革。

“从四年多的改革实践来说,各项改革任务都在平稳有序推进,深化医改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效。”傅卫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各项医改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的新机制也进一步巩固完善,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正在稳步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已经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改善,群众的医疗需求在进一步释放,健康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中全会决定发布之后,医改的前行方向成为很多网友关心的话题。对此傅卫表示,三中全会的决定全面部署了我国深化改革的目标原则和任务要求,改革的决定也为持续推进医改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与“十二五”医改规划等医改文件相比,决定既有对医改政策的强调和延续,同时又有进一步具体要求和新的提法。

傅卫说,一方面,三中全会的决定中重申了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这五方面的综合改革,强调了要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和救助制度等改革要求。

另一方面,三中全会的决定对医改也有一些新的要求和提法,包括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提出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资源的纵向流动,要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等任务要求,而决定中关于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以及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也给下一步深化医改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想在今后贯彻落实三中全会、推进深化医改工作中,可能需要我们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更好地优化改革路径,凝聚改革力量,把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作为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的重大的战略任务做好、做实。”傅卫说。

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在置中的作用?

傅卫认为,我国现实情况是卫生资源总量是不足的,结构也不是很均衡,更多的资源是集中在城市地区,所以也造成现在的供需矛盾,特别是随着全民医保的进一步覆盖,从供给方面来说是总量不足,结构也不平衡,从需求方面来说,群众的健康需求在不断增长,而且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变化,所以,供需矛盾还是存在。

“在现实情况下,必须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合力,才能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来解决看病就医和健康的问题。全靠政府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单靠市场恐怕也不能保证医疗服务的公平性,所以必须通过区分基本和非基本的健康服务,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傅卫说,“深化医改工作重点是要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来促进公平享有,因此更加强调政府的主导,调动社会力量来共同参与。在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方面,应采取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也就是既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一个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同时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策的引导,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引入社会资本,扩大医疗服务的供给,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和健康的需求。

傅卫表示,医改是世界性难题,我国医改更是面临着发展、改革、管理等各方面的综合挑战,目前医改向纵深在推进,涉及到更多的体制机制的改革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同时也面临一些新形势和新要求,这都更加需要加强统筹协调,不断开拓创新,推动医改能够在重点的领域和一些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