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家量宽变化预期导致新兴市场剧烈震荡
2013-11-27 15:2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林晨 陈瑜辉 |
分享到:
|
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 存在“环境变数” 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呈反向发展势头,发达经济体经济向好,新兴经济体减速。 自危机爆发以来,美推出四轮量化宽松措施,结果导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膨胀了3倍,并且还在以每月850亿美元的速度扩大。欧央行通过“直接货币交易”计划和“长期再融资行动”等欧洲版的量化宽松,购买陷入困境政府的债券。日央行更是在去年进行了9次资产购买后,继续执行量宽政策,力争摆脱困扰其15年的通缩局面。发达国家的量宽政策帮助自身经济渡过了难关。 在这些政策的作用下,经济开始出现复苏苗头。美国经济继去年低速增长之后,今年一路走高,一季度增长1.1%,二季度步伐加快至2.5%,三季度目前的初值为2.8%。9月失业率降为7.2%,创2008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股市表现超乎预料,标普500指数今年上涨已超过23%,道琼斯指数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家庭财富相应增加,债务负担减轻,为经济较强复苏奠定了基础;房地产市场回暖,房产价格和房屋成交量上升。8月,S&P/CS20个大城市房价指数同比涨12.8%,创2006年2月以来最大涨幅。 欧元区开始摆脱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二季度经济环比增长0.3%,结束了欧元区成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收缩。日本经济在“安倍经济学”的刺激下开始走出长期停滞局面,“安倍经济学”三支箭中的第一支就是刺激性的货币政策。 但是,发达国家的量宽货币政策把好处更多留给了自己,却把负面影响带给了新兴经济体。新兴经济体PMI触及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相比之下,美欧日的PMI却在增长。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与2010年相比降低了2.5个百分点,其中有经济周期性、结构性的原因,也与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关。随着发达国家的量宽政策接近退出,过去大量流入该地区的资金潮开始退潮,打击了新兴经济体。过去五年中,债券流入的增量超过1万亿美元。IMF预测,自去年5月以来的一系列市场动荡,使主要新兴市场的GDP下跌了0.5%~1%,下调幅度最大的是印度。中国经济对钢铁、铜和煤等需求下滑,大宗商品下跌同时打击了澳大利亚、南非和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南美第一大经济体巴西经济减速,预期将会小幅增长的墨西哥经济出现近4年来首次意外刹车,二季度经济环比收缩0.7%,令外界对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前景的忧虑加深。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曾经是世界经济主要引擎的新兴市场,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下降,与发达经济体在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作用方面角色互换。含美日欧在内的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越了含中国、印度和巴西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公司Bridgewater预测,在2013年全球新增的2.4万亿美元GDP中,美、日等发达国家贡献了60%。在G20的一份简报中,IMF已经不再将新兴经济体称为全球经济的强力引擎,而称世界经济的“推动力将主要来自发达经济体,它们的产出预期将加速增长”。 |
相关阅读:
- [ 11-12]习近平的政治自信从哪里来?
- [ 11-06]华尔街日报:近三成美国人视中国为“老大”
- [ 11-02]中国10年后将成最大旅游经济体
- [ 10-08]习近平:亚太经合组织要做好互联互通这篇大文章
- [ 10-08]习近平在APEC会议上就促进亚太互联互通发表讲话
- [ 10-08]习近平:中国正制定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
- [ 10-08]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若美债违约应先保利息支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