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24日在全国各考点同步举行,99万考生步入考场。针对社会各界和考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公务员局考录司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为保证考试的安全平稳,各地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考试安全直接关系到考录的公信力,关系到公平公正。我们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做好中央机关招考考务工作,确保考试安全平稳顺利,努力创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考试前,各地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净化考试环境。考试期间,各地考务部门在考场内配备了经验丰富的监考老师,设置了身份证识别仪、手机信号屏蔽仪、视频监控设备等。考场外有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派往各地的督考员、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选派的巡考员、公安民警、无线电信号管理人员等,共同维护考场内外秩序。阅卷期间,公务员主管部门还将启动雷同卷甄别鉴定系统,对使用高科技设备作弊的行为进行筛查、认定和处理。 问:考生如果出现作弊行为,将会受到什么处理? 答:在近年中央机关招考中,广大考生严格遵守考试纪律,诚信报考,共同营造了良好的考试环境,但也有个别考生无视考试纪律,公然进行作弊,扰乱考试秩序。我们根据《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对于构成违纪违规的行为进行了处理。其中,对于情节特别严重、影响恶劣的,如串通作弊或有组织作弊,替考等,给予终身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对于情节严重的,如抄袭或协助抄袭,给予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对于情节较轻的,如在答卷(答题卡)上做特殊标记等,给予取消本次报考资格或者该科目(场次)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 2013年,我们对178名考生做出了成绩无效的处理,对120名考生做出了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对9名考生做出了终身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切实严肃公务员录用考试纪律,维护广大考生利益。希望各位考生远离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这条高压线,千万不要一次作弊,悔恨终身。 问:能否简要介绍一下阅卷工作情况? 答:公共科目笔试结束后,当晚我们即启动阅卷工作。为保证考试成绩形成过程公平公正,阅卷管理采取先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申论答题卡扫描再评分的方式。行测全部为客观题,实行机器阅卷,自动生成考试成绩,并且全程监控。申论为主观题,实行人工阅卷,主要通过细化评分管理流程和严密制度设计有效控制误差和防止人为舞弊。主要措施有:评分现场屏蔽考生信息、随机派发考生答卷、试评、双评以上误差控制、阅卷点分题评分等。届时,我们将从全国选派1400多名阅卷员分赴各阅卷点参加申论阅卷工作。阅卷期间,我们将邀请部分新闻媒体记者前往阅卷现场,公开报道阅卷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问:考生在笔试结束之后还需要做哪些准备? 答:笔试结束后,公务员主管部门将组织开展阅卷工作,预计2014年1月上旬公布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各职位分数线和第一批进入面试的人选名单。过线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例未达到规定的面试比例的招考职位,将通过调剂补充人选,调剂工作将于1月上中旬进行。请广大考生关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和考录专题网站有关通知,及时查询个人考试成绩,并了解下一步招考工作安排,切勿错失调剂和面试机会。进入面试名单的考生,要积极与招录机关沟通,关注考录专题网站和招录机关网站,按照招录机关在面试公告中的有关要求,认真做好面试准备工作。 在这里,我想提醒一下各位考生,一定要诚实守信。凡不能参加面试或主动放弃面试资格的,一定要提前告知招录机关,以便招录机关及时进行递补或做好有关工作安排。 问:您对考生准备面试有何建议? 答:面试是考官通过与考生直接交谈或置考生于某种特定情境中观察,从而对考生的知识、能力、经验等基本素质进行测评的考试活动,重点测试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其他作为新录用公务员应当具备的能力以及与职位的匹配程度等内容。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主要靠平时工作和学习的积累。据我们了解,社会上各类公务员考试辅导班打着各种旗号招揽考生,他们大都是教给考生答题模式,辅导内容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对真正面试没有什么帮助。希望广大考生排除面试辅导班的干扰,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精神参加面试。(记者赵超) |
相关阅读:
- [ 11-24]111.9万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 录用比例为57:1
- [ 11-24]江苏“国考”人数锐减 主要源于招考人数缩减
- [ 11-24]3.7万余考生在赣国考 官方:发现“猫腻”可举报
- [ 11-24]广东9万人今早赴“国考” 考生称最怕申论
- [ 11-24]民国时“国考”拟考科目多 照片盖印章防作假(图)
- [ 11-24]国考今迎“重头戏” 福建近4万人赴考
- [ 11-24]国考今迎“重头戏” 福建近4万人赴考
- [ 11-24]国考今迎“重头戏” 福建近4万人赴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