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记者关注三中全会改革动向 聚焦政策落实
2013-11-22 21:41 刘旭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晨 李艳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电 (刘旭)“《决定》的起草过程中经过了怎样的博弈和妥协?”“中国政府是否会通过公布官员财产来遏制腐败?”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22日主办的解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系列讲座上,中外记者就此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抛出自己所关注的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谢春涛教授围绕“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和完善对全面改革的领导”主题,与各国记者进行深度交流。 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和交流过程中,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一“新生”机构受到外国记者的关注。 在回答香港阿斯达克通讯社记者的相关问题时,谢春涛指出,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本身就表现出中共中央对改革的关注。如此大范围的改革涉及经济、社会诸多层面,必须有一个新的机构进行统筹协调。至于小组的具体职能,谢春涛建议,在中共中央公布详细方案之前,媒体可以参照中央党建小组和中央外事领导小组等类似机构的职能机制。但他同时强调,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规格、权力和职能范围都将大于同类机构。 路透社记者梅加·拉贾戈帕兰则更关注司法改革议题。在她看来,《决定》中关于提高司法独立性等表述近年来已屡见不鲜,但一直难以落实。谢春涛就此指出,改革一定会触及某些阶层的既得利益,由此引发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但他强调,《决定》是由民主协商制定,改革是由中共中央来领导,凝聚着社会的广泛共识,某几个群体的不配合并不会形成实质的阻力。“改革方案很难让所有人满意,但更大力度的司法公开和更透明的审讯机制,不仅会推进法治体系的完善,也会对其他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同样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越南通讯社社长何氏祥秋将焦点放在中共的组织领导方面。谢春涛在回答中指出,改革的决策过程需要全国人民的参与,改革措施的执行也如此。中共对各级领导干部都有严格的纪律监督和考核制度,普通民众也在通过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多种方式参与监督,确保改革政策的落实。 《印度教徒报》记者阿南特对《决定》的关注则主要集中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和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这两个问题上。谢春涛强调,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并非在特定时期就一个或某几个争端做出决定,“在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存的国际环境下,成立这样一个委员会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的必然要求。” “这次三中全会的决定突破了经济领域,涉及到教育、社保、国防等诸多领域,如此广泛、细致的改革堪称是历史性的”,来自苏丹的记者叶海亚·穆斯塔法告诉中新社记者,他在中国已生活了16年,去过中国的大城市,也到过乡镇和农村。在他看来,中国改革的难点在于城乡差距过大,要想实现发展目标,从科教文卫等更深层次解决城乡矛盾是重点。“我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充满信心,从设计走向实际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我对前景保持乐观,我希望看到改革措施的落实,也期待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 |
相关阅读:
- [ 11-22]盘点三中全会影响党政干部的10个政策突破
- [ 11-22]人民日报: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 [ 11-22]中国驻英大使“3D”解读三中全会:决心 设计 部署
- [ 11-22]人民日报谈收入分配改革:百姓盼调节之手更公平
- [ 11-21]孟建柱:各中央政法机关一把手要亲自抓改革
- [ 11-21]全国范围不搞排名 信访制度改革得民心
- [ 11-21]调查显示改革中的公平正义最受关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