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医生辞职开诊所遇瓶颈:不纳入医保患者不敢来

2013-11-22 07:04  白岩松 来源:央视《新闻1+1》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白岩松:

经过改革35年这样一个历程,其实辞职的这个词已经越来越稀松平常了。在很多的行业里头这简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甚至一个人一年两次三次的辞职,都变得很正常,对于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来说,他要选择自己的生活。但是对于医生这个行当来说,在公立医院里头辞职,然后去成为自由执业者,难之又难,少之又少,所以冒出来这几个,马上大家就觉得他意味着什么?会不会变得更多?

我们来看看,医生为何出走?当然首先要有吸引他们的东西。比公历医院更加宽松的职业环境,收入有可能改善和增加,工作更加自由,少了往上升的压力,可以参与医疗机构的管理,追求自己的理念和理想,但是这是正向的,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出走,这里有条件的。

都需要哪些条件?第一个意味着不能因为情绪走,这样的话,可能没有什么好果吃。热爱医疗事业,执著,不会在公立医院呆着不舒心就改行,是一个原因造成的。第二个临床能力过硬,能接受市场考验。如果水平不高,在公立医院医院不太好混,可能到市场上就没法混,从这个角度来说能力不高的,可能在单位里面有点生存空间,真到市场里不相信眼泪,也不相信关系,也不相信阿谀奉承。第三个综合能力强,包括整合资源、选平台、开展项目、运营自媒体、塑造品牌等等能力,一切都要靠自己,很多的事情都要自己去打拼趟出一条路来,尤其作为先驱、先行者这一点更是这样。接下来,内心无比强大,能扛住市场压力,也能扛住被一些同行边缘化。其实这句话里头含义非常深,不光是这个门槛。如果一个医生从一个医院里辞职了,大部分的百分之九十几全是在医院里头一离开,首先职称评定吹了,想加入各种医师协会等协会吹了,如果想继续培训,除非自己找辄去,三险、医疗保险等等也没有戏了,都要靠市场上去打拼。但是这一切障碍依然阻拦不住很多人要选择成为自由执业的医生。

我也专门查看了刚刚通过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这样一个《决定》。在涉及医改里,有这样几句让人感觉意味深长的话,“鼓励社会办医”,也就是大部分是单位体制,公立医院,但是鼓励社会办医,“允许医生多点执业”,这和自由执业还不是一回事,“允许民办的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如果民办的医疗机构能纳入定点的医保定点范围,会吸引相当多的医生选择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因为过去门槛是患者不敢来,因为你这不是医保的定点。但是,这一切就足够吸引更多的医生会离开公立医院吗?它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他们开心吗?来,我们接着看他们的故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