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人民日报盘点十八大以来多领域改革路线图

www.fjnet.cn 2013-11-11 06:43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行政审批改革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0月12日下午,广东省东莞市工商局办事大厅商事登记受理窗口一直没闲着。“公司准备在大岭山增开一家店铺,昨天下午提交了材料,今天就通知我来领取执照,这速度,真快!”不到半小时,一家企业的店务主任赵尹光拿到了工商执照。

东莞市工商局局长范燕彬说,在商事登记改革中,东莞把相关审批事项从改革前的188项压减到改革后的109项,并将其中81项从前置改为后置,仅保留金融、保险等28项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批准才能设立的事项。

改革极大激发了经济活力,自去年12月东莞实施商事登记改革以来,至今年9月底,东莞市新登记市场主体8.41万户,同比增20.04%。

东莞的改变,进一步证明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

新一届国务院组成后,把转变职能作为第一件大事紧抓不放,目前已经取消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邹东涛表示,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从短期看,有利于减轻企业生产经营的负担,打破民间资本进入市场的“弹簧门”、“玻璃门”,直接惠及市场,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科技体制改革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越来越高,从2001年的39%提高到目前的51.7%,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

“从理论上讲,科技创新提升了劳动生产力,就会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科技部部长万钢说,从实践中看,手机逐步代替固话,促进了电信机构的改革;微信冲击了短信,促进运营商转换经营模式;网购带动物流和零售业转型;支付宝、余额宝引发对商业银行改革的思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倒逼电力体制改革。

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体制改革和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迈向新征程。

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以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6月初,科技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5个部门和单位建立联合推进机制,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我国以培育创新型企业为抓手,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在国民经济重点行业遴选676家创新型企业,带动省级创新型企业8400多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运用创新方法,走创新发展道路。同时,着力把研发机构建到企业,已在有条件的行业骨干企业组建了9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1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了88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夯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基础。

资源价格改革

理顺长期扭曲的价格体系

今年3月,国家出台了成品油价格机制完善方案,成品油调价频率加快,国内油价能够更灵敏地反映国际市场油价变化。与此相伴,我国水、电、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逐步展开。

水价改革明确思路。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联合下发文件,明确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制定原则、严格控制地下水过量开采、对超计划或者超定额取水制定惩罚性征收标准等。

电价改革取得突破。7月,将现行销售电价逐步归并为居民生活用电、农业生产用电、工商业及其它用电价格三类。9月,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并出台了调整和完善光伏发电价格及补贴政策的文件。

天然气价格建立新机制。7月10日起,国家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建立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

电煤价格取消双轨制。国家发改委不再下达年度跨省区煤炭铁路运力配置意向框架,煤企和电企自主签订合同,自主确定价格。

水、电、煤、油、气价格改革,既要理顺长期扭曲的价格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也要考虑社会承受力,特别是要兼顾困难群体的利益,这是近年来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坚持的一个原则。

版式设计 蔡华伟

  •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