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文化力量

www.fjnet.cn 2013-11-09 15:09  周玮 白瀛 徐硙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述评

新华网北京11月9日电(记者周玮 白瀛 徐硙)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扎实步伐。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

改革释放利好 做大文化产业板块

正在举行的第八届北京文博会上,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创意、文化创意与制造业、旅游业、农业等国民经济多领域跨界融合的新产品、新业态成为抓人眼球的亮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届文博会可以看做是一份“一年期答卷”。

2013年最新数据支持了文化产业“继续向好发展”的预期:

——1月至9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018亿元,同比增长39.4%,高于全社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个百分点;

——1月至9月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64.25亿元,同比增长34.86%;

——上半年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突破50亿元,较去年下半年增长135.3%。

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正为转变发展方式,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增添一抹亮色。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再上层楼,源于以简政放权为最大特点的新一轮改革: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取消举办全国性出版物订货、展销活动审批等21项职责,下放音像复制单位、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设立审批等职责;文化部放权网络文化企业内容自审,网游和网络音乐先行试点……把该市场做的放给市场,社会能办好的交给社会,在制度层面为文化产业发展释放利好。

完善服务体系打造“文化民生升级版”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这是党中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

十八大以来,在简政放权“做减法”的同时,各地各部门注意在文化民生领域“做加法”,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加快供给,提高服务效能,努力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让“盲村”耳聪目明。以直播卫星覆盖为主的方式,解决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2013年3月,国家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7亿元,其中,3.6亿元用于村村通建设。

保障“免费开放”不差钱。建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合理分担的公共文化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实现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免费开放,基本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在这个领域,政府发挥的作用在持续增强。

打出一套改革“组合拳”

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关键期。今天,怎样才能把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

文化部门组织了持续几个月的大调研,难啃的“硬骨头”被梳理出来:有的单位虽然转企了,但还没有完全摆脱旧体制下的思维定式,对行政部门、行政资源依然存在较强依赖心理,适应市场能力不强;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区域、城乡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文化市场多头执法、多头管理现象依然存在;对外文化交流贸易能力不强……

改革思路由存在问题倒逼产生。文化部门有针对性地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着眼巩固既有改革成果,扶上马、送一程。以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为例,目前2103家院团已如期完成既定改革任务,其中转企改制院团占61%。文化部等九部门今年6月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完善扶持政策,解决改革后出现的新问题,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健康发展。

着眼通过改革破解难题、解决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意义上的高站位谋划:着力在转变职能基础上提高文化宏观管理能力;在转企改制基础上增强文化市场主体竞争力;在规范秩序基础上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在统筹城乡基础上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统筹各种资源基础上提高文化走出去水平……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至今10年积淀的丰硕成果,为纵深推进改革集聚了强劲势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推进改革,会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文化力量。

  • 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