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黄金平衡点”:中国经济转型进程的“准星”

www.fjnet.cn 2013-11-05 16:54  王建华 倪元锦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所所长汪同三说,李克强总理所提出的找到“黄金平衡点”,正是处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关系的一个最优路径。

他说,“‘必要’好比理想状态,‘可能’则为现实实现能力,两者之间的‘黄金平衡点’应当涵盖民生与就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增速与效益等多个层面的合理适度提升与改善。”

纵观与借鉴世界史上的各经济体转型经验与教训,中国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应该力避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民生缺失陷阱”、“高福利陷阱”以及“贫富两极分化陷阱”。而李克强提出的“黄金平衡点”正是飞越各类陷阱最终成功达致目标的轨迹“准星”。

中国“十二五”规划(2011年至2015年)的年均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下调为7%,这实际上是为中国转变发展方式提供空间。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降低至8年来最低的7.5%,而7.7%的实际经济增速已经为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最低纪录。2013年以来,中国一、二、三季度的经济增速在7.5%到7.8%之间。

这实际上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9%以上甚至两位数的“超高速增长”的历史阶段。据中国政府智囊机构测算,要实现未来1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通胀率不超过3.5%的情况下,每年实现7%的经济增速即可。

据世界银行研究,二战后,全球共有13个经济体持续25年或更长时间年均经济增速达到7%或更高。改革开放的中国大陆名列其中并且是综合表现相对最优的一个。国内外很多主流经济学家预测,7%至8%是中国未来20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

针对中国经济的主动调控减速,一些国际舆论借机再度唱空中国经济,认为其崩盘崩溃即将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并给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说:“在经济转型的战略背景下,国际舆论关于中国经济是否‘硬着陆’的思维定式实际上已经过时了。在中国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到‘黄金平衡点’才是最美的。”

“当然,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进程的顺利推进,这个‘黄金平衡点’也将是动态移动的。”他说。

  • 责任编辑:陈玮  黄晓夏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