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改革“最大公约数”
www.fjnet.cn 2013-11-05 16:54 刘敏、赵仁伟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新华网北京11月3日电(记者刘敏、赵仁伟)10月以来,有关养老改革的讨论再次引发热议。 “取消养老金‘双轨’,一并统筹?”北京公务员张宁听闻“传言”连连摇头:“直接降低公务员待遇只怕不可能。”一些人却认为,打破待遇不公,值得期待。 争议背后是利益的多元。改革进入攻坚期,各种利益深刻调整,一些地方改革久议不决,一些部门改革决而难行,一些领域改革行而难破。 改革有风险,但无退路!要改革,先要找到“最大公约数”,形成最大合力。 “什么是改革最大公约数?现在有些提法不现实,有些不全面。”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说。最大公约数应当是人民群众最广泛利益的“平衡点”,是最能激发社会内生动力的“关键点”。如此,公平正义不仅是现阶段凝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也是深化改革的前提。 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一些人反而产生 “失落感”。从“寒门难出贵子”的喟叹,到农民工“城乡两无依”的惆怅,再到“不怕苦,就怕没机会”的担忧……折射出的正是推进公平正义的紧迫性。 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在哪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突破口在哪里,改革的公约数也在哪里。 ——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破除“收入分配不公”,助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在上海杨浦区,参加过淮海战役的84岁老党员任遐昌说:“我一个月离休金可以买4000斤大米,但老家60岁以上的农民还要自己劳动。就是参加养老保险,每月五六十元也只能买20斤大米,相差达200倍!“一味做大‘蛋糕’,忽略‘分蛋糕’,有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王小广说。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弥合“城乡二元鸿沟”,疏解社会“公平焦虑”。 农村大病医疗保险、异地高考改革方案破冰……硬币的另一面却是,农民工子弟上学门槛高、农地征收补偿标准偏低等短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然而真正的“人的城镇化”却只有34%左右。如果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产权改革继续滞后,那么许多农村户籍人口的“中国梦”将很难圆满。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释放活力打造经济奇迹“第二季”。 国企和民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两翼,唯有双轮驱动,才能激发改革活力。然而事实却是,相对于多数国企顺风顺水,许多民企却仍被玻璃门、弹簧门限制。身处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商界人士迫切期待深化改革的又一个春天。 ——人才发展环境上,加大“明规则”战胜“潜规则”力度,确保机会公平。 “拼爹”现象的存在,以及利益阶层固化,很大程度上与不公平的人才发展环境有关。“机会公平是一切公平的前提。”中央党校教授辛鸣等专家认为,只有让人们在面对机会时,依靠规则而不依靠关系,依靠实力而不依仗背景,改革才能赢得更多支持,一些人才能告别“世袭贫穷”。 古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爬坡过坎涉险滩的改革攻坚期,人们盼望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能够释放更加积极的信号,用公平正义照亮每个人的追梦之路、推动转型中的中国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