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 环球要闻 > 正文

英国伦敦前市长:伦敦有必要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www.fjnet.cn 2013-11-02 17:15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伦敦是一座一流城市,可惜被一个二流国家所拖累,”伦敦人开玩笑说。随着伦敦经济遥遥领先英国其他地区,这个玩笑多少有些道理。不少学者和政治家更大胆呼吁:让伦敦独立!这于它还是英国其他城市,或许都是一种解脱。

渴望“单飞”

伦敦发展亟需国际化人才,却苦于英国签证政策无法招募英才。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因此请求议会,给予伦敦市政厅签发“杰出人才”签证的特权,吸引世界一流人才来此创业。

鲍里斯还请求,让伦敦享有受更多税收和财政自主权,自主征收市政税、印花税、商业地产税和房产增值税等。

目前,伦敦四分之三的收入来自中央政府拨款,只能收取数量有限的市政税。与之相比,东京和纽约的自主权大得多,能够收取房产、销售和收入等多种税。

鲍里斯的老对手、前任市长肯·利文斯顿则更激进,认为伦敦有必要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如果不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城市国家,伦敦就会错失良机,”他说。

即使在其他城市,也不乏同类观点。“伦敦独立好极了,”伯明翰市议会负责人斯蒂芬·休斯说,这样一来伯明翰就有望成为英国首都。

政治上,苏格兰和威尔士已享有更高自治权,当地议会有自行征税的权利。“如果苏格兰议会能够自己征税,伦敦为什么不可以?它的经济实力三倍于前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者托尼·特拉弗斯说。

发展不均成掣肘

人们以为,首都好似发电站,能带动全国发展。然而,伦敦的经济推动作用仅限于其外环公路M25以内。更糟的是,由于伦敦的存在,英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每况愈下。

2007年至2011年期间,伦敦的经济增长接近12.5%,在英国经济中所占比重从20.7%升至21.9%。

伦敦的国内生产总值高达3000亿英镑,与瑞典相当,超过丹麦和比利时,若独立堪称世界第七大经济体。

麦肯锡咨询公司数据显示,伦敦是世界上生产力最发达的第三大城市,而英国整体才名列第七。

“伦敦越强大,吸走的政策、资金、优先权和资源越多,”伯明翰市议会负责人休斯说。以拟建的HS2高速铁路为例,这条铁路将连接伦敦、伯明翰和曼彻斯特,惠及众多英国北部城市。

然而,总以伦敦优先的政治家却表示反对。他们称,与其斥巨资修建这样一条高铁,不如给伦敦希思罗机场添加第三条跑道。

“我们需要新投资打造类似里昂、巴塞罗那或者法兰克福那样的城市,但只要伦敦‘一切都在首都’的地位不变,那就绝不可能发生,”休斯说。

让伦敦独立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果真如此,伦敦仅凭税收所得就能获得200亿英镑预算盈余,还能推行更符合自身发展的各项财经、政治政策。

没有伦敦的英国

假如没有伦敦,英国最初得吃点儿苦。

“第一天就比原来穷200亿英镑,”特拉弗斯说。长远而论,英国其他城市终将摆脱伦敦的阴影,找到自己的发展模式。

大型工业城市伯明翰距离伦敦不到200公里,很可能成为英国的新首都。“可以扩建伯明翰机场为‘英国中央机场’,一个拥有4条跑道的国际空港中心,”休斯说,“从这里搭乘HS2高铁,只要39分钟就能抵达伦敦市中心,比从希思罗机场到那儿还快。”

利物浦港口优良,可打造成为新的航运枢纽中心;利兹金融发达,可成为股票交易所所在地……

曼彻斯特早已成为不依附伦敦发展的典范。英国广播公司(BBC)几年前撤离伦敦,投资1.8亿在此建立新总部。此举带动100多家公司落户当地,创造1万多个就业岗位。

如今,曼城成为英国媒体中心、继伦敦之后欧洲第二大数码中心。据估计,截止2030年,BBC迁至曼城的经济效益将达到76亿英镑,相当于为每1英镑的公共财政投入赢得13英镑回报。(袁原 原题:伦敦要独立?)

相关链接:谁的伦敦?

伦敦脱离英国,对于众多学者还是一个议题,但随着越来越多外国人定居此地,这几乎已是现实。

如今,每三个伦敦人中就有一人生于国外,与纽约相当。如果考虑父母的出生地,那大部分伦敦居民都可寻根海外。由于居民几乎全是外来移民,伦敦某些街区整体感觉就像国外。

以造价10亿英镑的地产项目“海德公园1号”为例,这里的85套公寓多为外国人所有,英国业主屈指可数。乌克兰首富斥资1.36亿英镑在此购得一套公寓。他的邻居包括一个自称明星的哈萨克斯坦富豪和卡塔尔前首相等世界名流。还有一个神秘的尼日利亚女人,委托一家名为“莎朗玫瑰”的离岸公司,在此买下3套公寓,每套价值数百万美元。

海外投资已经成为伦敦房价上涨的主要推手。去年,伦敦南肯辛顿地区近八成交易房产由外国人购得。在伦敦其他地区,也有近六成成交房产被外国人买走。

  • 责任编辑:张海燕  黄晓夏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