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事:记者手记:面对医患关系现状,我们得做点儿什么?
www.fjnet.cn 2013-11-02 07:09 周劼人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新华网北京11月1日新媒体专电 题:记者手记:面对医患关系现状,我们得做点儿什么?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周劼人 “这是我妻子,她是记者。”每次,当医生的丈夫向他的同事介绍我后,同事们总会流露出一些诡异又意味深长的微笑,有的甚至开玩笑:“哟,这不是咱医生队伍里混进个卧底嘛,医患关系更没得救了。” 而当我每次向同事介绍丈夫时,同事们也会开玩笑说:“这下好了,一屁股坐到医生那边去了,医患关系的稿子看你怎么做。” 这种“两边不讨好”的情况每每出现,都会搞得我俩既尴尬又无奈。医患关系的隔阂之殇,竟然已深到了这般地步,为何?又奈何呢?而这种对立和尴尬,又怎样集中反映在了我这样一个媒体人工作和生活中呢? 几天前,温岭发生了杀医案,不多时,微博、微信上就形成了舆论的热潮。因为是医生家属,我的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好友里有不少医生。在这些医生的圈子里,充满了震惊、愤怒、谴责,甚至失望与无力;而在其他圈子里,鲜有人提及杀医案,或者丝毫不见谴责和惋惜,倒有一些人借此抱怨看病难、看病贵,更有甚者幸灾乐祸。 这种反差我们早已不陌生,从同仁医院的徐文大夫被砍伤,到哈医大实习医生王浩命陨刀下,再到温岭的王云杰大夫血洒诊室……哪一次惨剧之后不是医生群情激奋,悲伤无法自已?而医生之外的群体,则少见感同身受的悲愤,甚至连关心都显得那么稀有。 一位医生朋友在微信里痛心地写道,那些平时挂号想加号、看病想插队时总找自己帮忙的朋友,为什么在此刻都不来个短信慰问一下我们呢? 与丈夫聊起这种不解,他也颇为不解地问我:抛开医生的身份不说,任何一个普通人,被歹徒以如此残忍的方式杀害,难道就不该有一些同情和声讨?难道就不该“零容忍”吗?毕竟,我们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医生啊! 的确,任何的杀医案,首先不都是一起“杀人案”吗?医生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他们的生命和其他人一样都值得尊重与保护。 当然,在对杀医行为“零容忍”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思其背后医患关系愈加恶化的现状。 我是医生家属,但我同时也是一个患者,也需要凌晨起床去挂号,需要排队几小时看几分钟的专家门诊,需要等上几个月才能排到一张床位住院手术。但这一切都是医生的错吗?的确,在不明就里时,患者最常面对的就是在医疗一线的医务人员,那一袭白大褂在患者心中就是“医”的代表。心里有气,不对他们发,又对谁发呢? 但回归理性,我又很庆幸我是一名医生家属。每当我在医院窝了一肚子火想对医生发作时,我会想起,此刻我的丈夫正在医院里为其他患者服务——他可能已经连续上班30小时,但依然有一台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手术在等待他;他可能一上午的门诊已经接诊了近百位病人,但还有超过12小时的夜班需要面对;我还会想起,他下个月可能马上要出门诊,在那个开放的诊室里,那些夜晚涌来的打架醉酒的患者,又或者……我不敢往下想。 于是我们尝试着给双方的同事和朋友做“解释”。我会告诉我的朋友们,一位医生面临的超强工作强度、艰苦工作环境和巨大心理压力,以及医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局限性,我希望他们能在医院窝火时,也能想想这些医生的不易。而我的丈夫也会告诉他的同事,一名普通的患者在举目无亲的医院里、在纷繁复杂的医学名词前,所感受到的无奈、茫然与窝火。 “哦,原来医生那么辛苦啊!”“是啊,要对病人更耐心一点。”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我总觉得,虽然医疗体系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改变,但“沟通”至少是缓解医患关系恶化的一剂良方。 然而,这种“沟通”往往只在个人层面,我很少尝试通过我所在的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我担心别人说我胳膊肘往“里”拐,我害怕报道有失客观中立,更多时候我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避嫌”吧。 涉及医患关系的报道不能“报喜不报忧”,也不能“报忧不报喜”,尽管医疗领域和其他行业一样确有害群之马,医疗纠纷确给患者带来痛苦,但报道这些的同时,我们也应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那些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好医生。 的确,在尘埃落定之后,温岭杀医案应该成为医患双方反思各自行为的契机。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微博微信上那些医生和非医生的群,其实很少能够产生交集。当患者在发泄医生的服务态度冷漠、医院服务流程不合理等种种不满时,医生看到的却是社会的冷漠与无情;而当医生在彼此互诉工作的艰难、氛围的恶劣时,患者却误读成医生的冷漠与高傲。 虽然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选择性关注与圈子文化,也让医患双方失去了许多沟通的平台。而这时,也正是媒体发挥沟通桥梁作用、承担社会责任的契机,通过理性引导,媒体应当也可以成为缓和医患矛盾的“中间人”。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1]严惩暴力,是医患关系回归信任的起点
- [ 11-01]遏制伤医,“严打”后还需更多努力
- [ 11-01]李克强高度关注温岭杀医事件 要求维护医疗秩序
- [ 11-01]恶性伤医频发医患信任降低:仅10%患者信任医生
- [ 11-01]媒体统计17起恶性伤医案件:一审判决死刑仅2起
- [ 10-31]别让医生尊严为残缺的医疗制度殉葬
- [ 10-31]医者“仁心”还需患者“知心”
- [ 10-31]公安部:对暴力伤医行为坚决“零容忍”